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注
縱觀張春橋的發跡史,他能夠從一介書生平步青云進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之列,靠的是三把梯子:第一把梯子是柯慶施;第二把梯子是江青;第三把梯子是毛澤東。
2005年5月10日,新華社北京電訊《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主犯張春橋病亡》,全文如下: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主犯張春橋因患癌癥,于2005年4月21日病亡。張春橋,88歲,于1981年1月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1983年1月減為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1997年12月減為有期徒刑18年,剝奪政治權利10年。1998年1月保外就醫。”
新華社的這一消息,是在張春橋死后十九天才發表的,而且中國大陸各報都在很不醒目的地位刊登這一簡短的新聞。
此前,據各種海外消息,張春橋曾經“死”過幾次:
最早是1984年,日本《朝日新聞》宣稱,“據說張春橋死了”。
過了十年,一位當年參加過審判張春橋的人士稱,“張春橋于1994年病死,死因系胃癌,終年七十七歲”。這消息曾經廣為傳播,以至某些介紹張春橋的條目寫成“張春橋(1917~1994)”。作為《張春橋傳》的作者,我不斷接到方方面面的媒體的詢問:“張春橋死了嗎?”我的答復一直是否定的,因為我從公安部獲悉,張春橋仍健在。
在“四人幫”之中,張春橋算是最長壽的了。張春橋能夠長壽,從某種角度來看,得益于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審判“四人幫”的時候,可以清楚看出“四人幫”四種不同的表現:
江青顯得浮躁,坐立不安,她是那么的沉不住氣,一觸即跳,不時在法庭上尖叫以至破口大罵。她后來以自殺身亡,正是她的這種焦躁性格的必然結局;
王洪文則資歷太淺,經受不住沉重的一擊。他是“四人幫”中認罪態度最好的一個。然而,他也是“四人幫”中心理承受能力最差的一個。過度的郁悶,導致他壯年而逝;
姚文元在法庭上承認一部分的罪行,但總是力圖大事化小,為自己開脫。他不會像江青那樣去尋短見,也不會像王洪文那樣想不開;
張春橋是最特殊的一個,他城府很深。他居然從頭到尾保持沉默,一言不發,一副藐視法庭的神態,顯示了他的超乎常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正因為他絲毫不在乎,所以他能夠在多年的鐵窗生涯之中活得好好的。
縱觀張春橋的發跡史,他能夠從一介書生平步青云進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之列,靠的是三把梯子:
第一把梯子是柯慶施。
靠著柯慶施的提拔,張春橋成為中共中央上海市委書記處書記、市委宣傳部部長。
第二把梯子是江青。
江青為了抓“樣板戲”,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柯慶施派出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張春橋協助,于是江青與張春橋開始共同工作。
為了批判《海瑞罷官》,江青要在上海尋找“筆桿子”,張春橋推薦了姚文元,于是江、張、姚在極其秘密的狀態下開始寫《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此后,江、張、姚都進入“中央文革”小組,江青任第一副組長,張春橋為副組長,姚文元為組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