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guān)注
中國古代神話與中國精神(四)
文/黨忠義
夸父逐日
夸父追日出自《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說的是上古時期在太行山的山林深處有一個夸父族部落,首領名字叫夸父。夸父族人身強力壯,高大魁梧,意志力堅強,氣概非凡。而且還心地善良,勤勞勇敢,過著與世無爭,逍遙自在的日子。那時候大地荒涼,毒蛇猛獸橫行,人們生活凄苦。夸父為使本部落的人們能夠活下去,每天都率領眾人跟洪水猛獸搏斗。夸父常常將捉到的兇惡的黃蛇,掛在自己的兩只耳朵上作為裝飾,抓在手上揮舞,引以為榮。
有一年的天氣非常熱,火辣辣的太陽直射在大地上,烤死莊稼,曬焦樹木,河流干枯。人們熱得難以忍受,夸父族的人紛紛死去。夸父看到這種情景很難過,他仰頭望著太陽,告訴族人:"太陽實在是可惡,我要追上太陽,捉住它,讓它聽人的指揮。"族人聽后紛紛勸阻。有的人說:"你千萬別去呀,太陽離我們那么遠,你會累死的。"有的人說:"太陽那么熱,你會被烤死的。"
夸父心意已決,發(fā)誓要捉住太陽,讓它聽從人們的吩咐,為大家服務。他看著愁苦不堪的族人,說:"為大家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去。"
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夸父告別了族人,懷著雄心壯志,邁開大步向太陽追去。
夸父追著太陽跑,眼看離太陽越來越近,他的信心越來越強。越接近太陽,就渴得越厲害,已經(jīng)不是捧河水就可以止渴的了。但是,他沒有害怕,并且一直鼓勵著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陽了,人們的生活就會幸福了。"
終于在太陽落下的地方,夸父終于追上了它。紅彤彤、熱辣辣的火球,就在夸父眼前,他的頭上,萬道金光,沐浴在他身上。夸父無比歡欣地張開雙臂,想把太陽抱住可是太陽熾熱異常,烤的夸父受不了,他就跑到黃河邊,一口氣把黃河水之水喝干。他又跑到渭河邊,把渭河水也喝光,仍不解渴。夸父又向北跑去,那里有縱橫千里的大澤,大澤里的水足夠夸父解渴。但是,夸父還沒有跑到大澤,就在半路上被渴死了。夸父臨死的時候,心里充滿遺憾,他還牽掛著自己的族人,于是將自己手中的木杖扔出去。木杖落地的地方,頓時生出大片郁郁蔥蔥的桃林。這片桃林終年茂盛,為往來的過客遮蔭,結(jié)出的鮮桃,為勤勞的人們解渴,讓人們能夠消除疲勞,精力充沛地踏上旅程。
夸父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爭,甚至為此獻身,更令人感動的是,死后,他的手杖,還要化成一片桃林,將頑強的生命延續(xù)下去。這個故事將夸父勇于探索、不怕犧牲、造福人類的可貴精神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反映了中國古代先民了解自然、戰(zhàn)勝自然的強烈愿望。夸父的這種精神對后世影響很大。
精衛(wèi)填海
精衛(wèi)填海出自《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原文是:又北二百里,發(fā)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 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山海經(jīng)》里說發(fā)鳩山,山上生長著茂密的柘樹。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烏鴉,卻長著花腦袋、白嘴巴、紅足爪,名稱是精衛(wèi),它發(fā)出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精衛(wèi)鳥原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女娃到東海游玩。淹死在東海里沒有返回,就變成了精衛(wèi)鳥,常常銜著西山的樹枝和石子,用來填塞東海。漳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東流入黃河。
精衛(wèi)填海的人物原型是神農(nóng)氏的小女兒女娃。神農(nóng)氏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云粟,二女兒叫女娃。這兩個女孩子一心想修道成仙,便去拜赤松子為師。云粟忠厚穩(wěn)重,女娃機靈活波。可那赤松子只收了云粟為徒,卻沒有收女娃。云粟隨赤松子云游四海,后來居然還真成仙了。女娃卻沒有成仙的緣份,在家里侍奉母親。發(fā)鳩山周圍當時是一片海洋,一天,女娃母親在海邊洗衣服,不小心掉到了海里。女娃心里非常悲慟,坐在海邊大哭。她發(fā)誓要將海填平。由于過度悲傷,女娃死在了海邊,女娃死后,精魂不散,就變成了這種鳥,長年累月銜石填海。它的后代們繼承先輩遺愿,生生世世,除了尋食、倦臥之外,一直都在做這件事情,子子孫孫,永不休止。現(xiàn)在,那一片海已沒有了,海底的地方全是碎石,古老相傳,那些碎石全是精衛(wèi)鳥投進去的。”
(發(fā)鳩山在羊頭山西北,是精衛(wèi)所在部落的聚落地。炎帝少女墳遺址有兩處,一處在發(fā)鳩山主峰附近,名曰女娃墳,墳前有三間小殿,是女娃祠;另一處在主峰西北方向的山坡上,俗稱皇(黃)姑墳。因女娃沒有嫁人,是姑娘墳,人稱皇姑墳,又有說,女娃是炎帝之女,稱作皇姑墳。)
后人常用“精衛(wèi)填海”這句成語,比喻既定永恒目標,更有堅韌不拔的精神為后盾。后人非常同情欽佩精衛(wèi),把它叫做“冤禽”、“誓鳥”、“志鳥”、“帝女雀”,并在填海出立了個古跡,叫作“精衛(wèi)誓水處”。女娃矢志不移的填海精神一直激勵著后人,為了實現(xiàn)目標,發(fā)憤圖強,矢志不移。
大羿射日
大羿射日出自《山海經(jīng)》《淮南子?本經(jīng)訓》、
相傳,天帝有十個兒子,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太陽。他們住在西天的—棵大樹上。每天都有天官駕著—輛由八匹駿馬拉著的大車,來接他們中的—位到東方的宮殿中去。十個太陽輪流更替,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和溫暖。人們?nèi)諒汀铡⒛陱汀辏^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有—天,當天官將值班的太陽送回西方的大樹上的時候,太陽們相互間討論了起來:“明天又輪到我了,真是太好了!”“哎,我也想去。”“是啊,在天上多有意思啊,比待在這無聊的樹上強多了!”“就是,在那里可以看到人間的—切。有—次我看到—些小孩子在摸魚,可好玩了!”“別說了,好玩又有什么用?我們每個人只能十天去—次。”“為什么我們要—個—個地輪流去呢?”“—直以來都是這樣子的啊!”“那我們?yōu)槭裁床弧鹑ツ?反正我們都是天帝的兒子,有誰敢管我們呢?”“是啊!”“是啊!”其他太陽紛紛附和道。于是,太陽們開始悄悄施行起自己的計劃來。
第二天,所有太陽都起了個大早,不等天官的馬車來,便—起飛到了天上。十日當空,酷熱難耐。地里澆的水很快就干了,大地裂開了很深的口子,花草樹木全都枯死了,許多動物都熱死了,不少人也熱死了。面對這種情況,一個老巫師拼盡了最后—點力氣,依照遠古流傳下來的方法,用鮮血畫符的方式將此事告知了天帝。
天帝聽聞此事,從九重天上向下望去,只見生靈涂炭、民不聊生,而十個太陽卻高懸在空中談笑風生。他頓時勃然大怒,立刻召集眾仙官商討對策。仙官中有—個司箭仙官,名叫羿,是著名的神箭手,能在空中射落飛龍,在百里之外射中彩虹。天帝最終決定派他和妻子嫦娥—起下凡,去拯救黎民蒼生。
羿來到人間,看到人們?nèi)绱送纯啵睦锖茈y過,再看看那十個太陽依舊是—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不由得氣憤地向著天空怒吼起來:“你們還不快回去!”突然聽到地面有人沖他們大喊,太陽們好奇地向下看去,見原來不過是—個小小的司箭仙官,便都笑了起來:“你以為自己是誰!我們?yōu)槭裁匆犇愕模俊薄澳銈儾环烀烈馔秊椋€不知悔過嗎?”“哈哈,悔過?我們生下來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悔過。是吧,兄弟們?”后羿又氣又惱:“看看你們做的好事,到現(xiàn)在還不知罪嗎?”“開玩笑!知罪?我們有什么罪?”“我們只是玩玩而已,誰知道這些人太不爭氣了!”“是啊,我們還想多玩兩天呢!”羿見這些太陽不僅不思悔改,還想變本加厲,不由得厲聲喝道:“你們這樣冥頑,我就只好不客氣了!” 太陽們嘲笑道:“兄弟們,聽聽吧,—個小小的仙官,要對天帝的兒子不客氣了。你們說好笑不好笑?”“哈哈……”天上的太陽笑成了—片。
羿自知多說無益,當即取出了天帝賜給自己的紅色弓箭。他拉開了萬斤力的弓弩,搭上千斤重的利箭,瞄準了天上火辣辣的太陽。太陽們這才有些害怕了,慌忙叫道:“你要干什么……” 話音未落,后羿已大手—松,將—支箭射了出去。只見箭如流星,在天空中劃過—道長長的閃電,—下子射在了—個太陽的中心上。頓時天空中傳來隆隆的響聲,只見—個巨大的火球從天而降,落在地上,砸出了—個大坑。—會兒后,坑里的火滅了,膽大的人湊過去看,發(fā)現(xiàn)坑底躺著—只金色的三足烏。三足烏正是太陽的本形。
隨后,后羿越射越勇,天空中又落下了第二只、第三只三足烏……羿連著射下了九個太陽,天氣漸漸涼了下來,光線也沒有那么刺眼了,池塘里的水停止了沸騰,動物們不再焦躁不安了,人們歡呼雀躍起來。從此,人世間又恢復了原來祥和的樣子。
真實的大羿是帝堯的武臣。在帝摯時代猛獸四出,禍害人民,大羿就隨唐侯堯北斬猰貐,西滅九嬰,中除封豨,南屠巴蛇,又殺鑿齒,為民除害。深得民眾敬仰。帝堯陟位后,地球上出現(xiàn)的這一次新的造山運動引起了強烈的地震、火山爆發(fā)、洪水滔滔,使中華大地經(jīng)歷了一場大劫難。當時天空中十日并出,酷熱難耐,萬民遭難。大羿不怕犧牲,憑借神箭,射下了九個太陽(實際上是遠古時候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據(jù)記載,大羿射下那九個火球后,羽毛般火焰,全落在了東邊的三嵕山里面(三嵕山,亦名老爺山。在今上黨屯留西北45里處。《淮南子》載:“堯時十日并出,堯使羿射九烏三嵕之山”。《山西通志》:“三嵕山在上黨屯留西北45里處”)。
大羿射掉火球,解救了天下蒼生,受到了人們的敬仰。他這種勇于擔當,不怕犧牲的精神被人們演繹成了一劇神話。
(待續(xù))
(編輯;丹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