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注
金丹養(yǎng)生源于黃老之學
金丹養(yǎng)生,是道教外煉內(nèi)煉結成長生大藥,以實現(xiàn)成仙得道理想的途徑與方法。金丹養(yǎng)生思想,根源于道家黃老之學與仙家方術之學,是道家“與道合真”思想與仙家“長生久視”實踐的結合與發(fā)展。在道教的整個發(fā)展過程中,眾多道門中人圍繞著仙道與貴生、金丹與長生、修道與養(yǎng)生等課題,進行了不懈的探究與實踐,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與豐富的修證方法。
煉金丹養(yǎng)生
《抱樸子》闡釋金丹養(yǎng)生之道
魏晉神仙之道是道教發(fā)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歷史時期,是道教思想體系趨于成熟的重要階段。葛洪真人就是這個階段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對于“道”與“術”,他都有精辟的論述。它主要的道教思想體系都歸結于他的著名代表作《抱樸子》之中?!侗阕印逢P于金丹養(yǎng)生之道的闡述,概而言之,約有五端:其一言神仙之可學,其二言金丹為至要,其三言方術可延命,其四言功德當先立,其五言返樸為根本。下文分論之。
神仙之可學
抱樸子認為,神仙是實有的,是可學的。他在《抱樸子內(nèi)篇》中用了大量文字來論述神仙得道之實有,神仙得道之可學。他在答復人們質疑“求仙至難”時說求仙之道并不難,關鍵在立志和篤信。他相信: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通過學習是可以實現(xiàn)長生久視的。抱樸子對“神仙可學而致”的論證是有充足理據(jù)的,也是令人信服的。
葛洪煉丹圖(資料圖)
金丹為至要
世有服金者壽如金,服玉者壽如玉之說。葛洪在考察當時流行的各種養(yǎng)生延命之術后,認為金丹大藥對于“長生久視”最為至要,是“仙道之極”。他認為,百煉而得的金丹是燒之愈久、變化愈妙的上品神藥,是可以畢天不朽,服之可以不老不死。他說人可以假借外物以自堅固形體,即人體可以通過一定途徑,吸取外界如金丹之類的靈異性質,就能使肉體不朽長生。他還引《老子訣》論證金丹對于長生的重要性??傊?,惟有金丹能使人長生不死,與天地相始終。
方術可延命
有人問到《抱樸子》中成仙方術太多,除煉食金丹以外還有那種方術最優(yōu)?在葛洪真人看來,除了服食金丹,其他養(yǎng)生方法也是應該廣泛的去了解,以“籍眾術之共成長生也”,即能夠集各種長生術于一身,共同促進長生之道。也就是說在《抱樸子》一書中認為,長生首要的是服食金丹,可以與天地共長久。其次就是還精胎息等方術,可以延年無極。但他也指出,“以術延命”貴在兼容并蓄,切忌偏修枯練。
抱樸子書影(資料圖)
功德當先立
《抱樸子》說:“為道者當先立功德。”“立功積德”是學仙修道的基本條件。他指出積德是為道的基礎。如果學道者不修德行,只管修習方術,最終是得不到長生的。他認為,不同品級的仙人需要積累的善行數(shù)量也是不同的:“人欲地仙,當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總而言之,若想學仙有成,則必須要“積善立功,慈心于物”。
返樸為根本
學仙追求長生久視。但要達此目的,則要“務全大宗之樸,守真正之源。”也就是要合于玄道。他認為仙人與世人在富貴、榮華、厚玩、聲譽等問題上的態(tài)度是不相同的。即“常人之所憂,乃上士之所憎;庸俗之所貴,乃至人之所賤也”。在抱樸子看來,學仙修道最根本的就是要“淡默恬愉,不染不移,養(yǎng)其心以無欲。”凈心寡欲,返璞歸真才是追求長生久視的關鍵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