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注
【喜訊】 金汾社區養老中心正式運營
本網訊:(郭海紅 付曉飛)7月1日上午,山西省社區養老幸福工程——金汾社區養老中心揭牌儀式隆重舉行。堯都區民政局局長裴海峰、副局長張新聯,鐵路東辦事處孫素杰書記、韋光主任,金汾社區劉俊峰書記,堯都區老年醫養中心院長阮燦雄等參加揭牌儀式并講話,金汾社區養老中心執行主任趙振源主持儀式。
“城鎮社區養老幸福工程”是山西省政府確定的10件民生實事之一,臨汾市養老服務重點工作任務之一。路東辦事處根據國家養老幸福工程堯都區人民政府(2022)55號文件在原金汾日間照料中心基礎上升級改造建成金汾社區養老中心。
金汾養老服務中心使用面積4805平米,是根據社區養老幸福工程需求設置分為四個功能區域,一層設置文化娛樂區:舞蹈室、書畫室、棋牌室、助餐室、助浴室、閱覽室、桌球室、助教室; 二層社區食堂、社區居家管理辦公區; 三層護理站、失能護理區、日間托老區; 四層健康管理區、功能理療區、康復訓練大廳、老年人休息區、中醫醫康養服務區、心理咨詢疏導區、老年人能力評估工作室, 開展助餐、助浴、助醫、助潔、助急、助行、助購、助樂、助聊、助學十助服務,及時為社區老年人提供了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緊急扶助、信息咨詢、心理慰藉等服務。可為自理、半自理和全護理老人提供個人照顧、保健康復等托養服務,馬路對面就是二級甲等的中西醫結合醫院,老年人的健康更容易得到保障。在這里,老人可以接受到像專業養老院一樣的養老服務,真正實現家門口養老。
家門口功能齊全的動態養老院
當你或者你的父母老了,如何養老?該去哪里安享晚年?你想過嗎?對于我國大部分老人而言,居家、社區養老依然是多數人的選擇。如何既不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又能享受到專業化的養老服務,是社會共同面臨的一大民生熱題。而金汾社區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立,是破解這一養老難題的又一有效探索,讓老人實現“家門口”養老,在享受到醫療康健、生活照料、文化娛樂、營養膳食等專業化養老服務的同時,不離開親情的陪伴。
“十助”服務全面提升老人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雖然中心剛剛啟用不久,但是已經有36名老人預約了日間托老,由于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設在居民的家門口,相當于家門口的養老院,開業以來已經收到不少老人的咨詢。“比住在養老院更方便,有的老人想白天在這里托養,晚上由子女接回家。有的想在這里長期托養,離家近,孩子照顧起來也方便。”
中心經過前期居家養老的探索在原六助服務的基礎上升級到包含“助餐、助浴、助醫、助潔、助急、助行、助購、助樂、助聊、助學”等功能的十助服務。十助服務是社區居家養老的核心內容,是根據老年人需求探索出社區養老,重在于“養”而不在于老。養,既是盡心盡力提供民之所需,也是竭盡所能提供民之所樂。通過多方資源整合,推動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樂養相結合,打造“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同時倡導“積極老齡化”生活方式,以建設老年人友好社區為核心,通過多元化服務,充分滿足長者多層次的養老需求,進一步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簽約日托這里成了第二個家
7月1日上午,第二個簽約社區養老中心的74歲的楊叔叔又像往常一樣,起床后散步來到社區食堂進食早餐,隨后來到文化娛樂區會同三五好友一起研究他們最愛的中國畫,進行創作、打趣,在紙上揮灑著愜意的時光,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時間不知不覺已到中午。一起走進社區食堂以8塊錢的價格吃了一份魚香肉絲、**、一份米飯,今天楊叔叔上午的一張字獲得同組好評,心情不錯特意多加了一份烤魚。飯后楊叔叔去了布置得溫馨舒適的托養居室美美的補了一個午覺,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楊叔叔臉上還能看到淺淺的笑意。
仁和醫康養,社區養老中心的健康驛站
楊叔叔常年伴有腰疼的小毛病,經常需要理療條干預,住院不值當,門診需要來回的跑很是麻煩。簽約社區養老中心后,楊叔叔開啟了新的生活節奏。
滿意的午覺過后,楊叔叔根據醫師經過評估后為他設定的健康管理方案,來到仁和醫康養基地,做了3項針對性的中醫理療項目,順帶咨詢了醫生昨天晚上拉肚子的情況,又去康復大廳的康復訓練設備上,在康復師的指導下做著恢復性鍛煉,并不時跟其他老人閑聊幾句。
運動過后,楊叔叔在社區食堂帶上自己和小孫子的晚飯,散著步接上幼兒園的小孫子悠閑的溜著彎回家了。
社區養老中心,勤勞家庭身后的依靠
楊叔叔家住亞太世紀花園,距離養老服務中心步行3分鐘左右,試運營第二天楊叔叔體驗了一圈當下就簽訂了日托養老,自此每周有4天社區養老中心都能看到楊叔叔的身影。他的老伴已經過世,平時跟兒子一家住在一起,幫忙照顧一下孫子孫女。自從最小的孫子也上了幼兒園后,楊叔叔一下子閑下來。“幸好家門口開了這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就像是我們老人的托老所一樣,休閑娛樂、鍛煉、吃飯、就醫、理發,在這里什么都就解決了。”楊叔叔說,這段時間下來后,自己先進行腰腿鍛煉,加上制定的3項理療服務,前幾年開始的腰痛,感覺頗有成效。并且自己的書畫水平,在同好的交流練習中都有所提升。
之前由于家中上班的上班,自己得照顧孫子,楊叔叔中午在家里總是隨便湊合著吃點,經常出現胃不舒服,晚上打嗝睡不踏實。兒子、兒媳也要擔心自己的身體,非常費神、焦慮。社區養老服中心啟用后,我每周一至周五的早、午兩餐,全在社區食堂解決了,有時候連同孫子的晚餐都一起照顧到了。“在這里吃不僅省事,而且食堂特別照顧我們老年人,食材新鮮種類豐富,而且低鹽少油、干凈衛生,很對我的口味,飯菜合適了,我也睡得好了,孩子們也不在為我焦慮了!”
養老中心為了更好地開展養老服務活動,社區建立了60歲及以上老年人檔案,對轄區內的老年人進行登記,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并進行動態管理和服務。根據老年人實際情況和服務需求,確定了社區養老服務內容、服務對象、服務方式及養老服務流程,通過多渠道、全方位、個性化的養老服務,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養老服務中心的設置,切實解決了社區老年人居家養老的難題,讓他們在社區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為他們安度晚年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真正促進和諧社會的創建。
(編輯 鳳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