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小说,女被男啪到哭的视频网站,色哟哟欧美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毛片,欧美狂猛专区,日本色区

德孝中國 撒切爾夫人父親教子觀:千萬不要人云亦云

2013-04-10-09:00[來源:德孝網][作者:管理員][瀏覽量:1851]

撒切爾夫人父親教子觀:千萬不要人云亦云
                     2013年04月09日11:51   德孝中國  
   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英國前首相。1925年生于英格蘭林肯郡的格蘭瑟姆市。1983年6月,她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75年2月,她競選保守黨領袖獲勝,成為英國政黨史上的第一位女領導人。1979年5月,保守黨在大選中獲勝,她遂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1983年6月,保守黨再次在大選中獲勝,她連任首相。她任職期間工作勤懇,政績卓著,被稱為"鐵娘子"。

  撒切爾夫人的父親羅伯茨是英國格蘭文森小城的一家雜貨店主。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5歲生日那天,父親把她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要記住--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見,用自己的大腦來判斷事物的是非,千萬不要人云亦云啊。這就是爸爸贈給你的人生箴言,就是爸爸給你的最重要的生日禮物,它比那些漂亮衣服和玩具對你有用得多了!"從此,羅伯茨著意把女兒培養成一個堅強獨立的孩子,下定決心要塑造她"嚴謹、準確、注重細節、對正確與錯誤嚴格區分"的獨立人格。有了父親這樣一個"人生導師",瑪格麗特堅實地成長著。

  羅伯茨其實并不窮,但是家里生活卻很清淡艱苦,沒有洗澡間、自來熱水和室內廁所,更沒有值錢的東西,瑪格麗特有一陣子迷上了電影和戲劇,她幾乎每周都去一次電影院或劇院,玩得不亦樂乎。有一天當她的零用錢不夠而向父親"借"的時候,父親堅決地拒絕了。因為父親特意要為女兒營造一種節儉樸素、拼搏向上的氛圍。從小父親就要求她幫忙做家務,10歲時就在雜貨店站柜臺。在父親看來他給孩子安排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不允許女兒說"我干不了"或"太難了"的話,借此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后來瑪格麗特入學后,她才驚訝地發現她的同學有著比自己更為自由和豐富的生活,勞動、學習和禮拜之外的天地竟然如此廣闊和多彩。他們一起在街上游玩,可以做游戲、騎自行車。星期天,他們又去春意盎然的山坡上野餐,一切都是多么誘人啊。幼小的瑪格麗特心里癢癢的,她幻想能有機會與同學們自由自在地玩耍。有一天,她回家鼓起勇氣跟充滿威嚴感的父親說:"爸爸,我也想去玩。"羅伯茨臉色一沉,說:"你必須有自己的主見!不能因為你的朋友在做某件事情,你就也得去。你要自己決定你該怎么辦,不要隨波逐流。"見孩子不說話,羅伯茨緩和了語氣,繼續勸導瑪格麗特:"孩子,不是爸爸限制你的自由。而是你應該要有自己的判斷力,有自己的思想。現在是你學習知識的大好時光,如果你想和一般人一樣,沉迷于游樂,那樣一定會一事無成。我相信你有自己的判斷力,你自己做決定吧。"聽罷父親的話,小瑪格麗特再也不吱聲了。父親的一席話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腦海里。她想:"是啊,為什么我要學別人呢?我有很多自己的事要做呢。剛買回來的書我還沒看完呢。"

  羅伯茨經常這樣教育女兒,要有主見,有自己的理想,特立獨行、與眾不同最能顯示一個人的個性。隨波逐流只能使個性的光輝淹沒在蕓蕓眾生之中。

  這樣的家庭教育培養了瑪格麗特的高度的自信,獨立不羈的個性使她常常有一種心理優越感。

  瑪格麗特所在的學校經常請人來校演講,每次演講結束,她總是第一個站起來大膽提問。不管她的問題是比較幼稚,還是比較尖銳,她總是充滿好奇地脫口而出,而其他的女孩子則往往怯生生地不敢開口,她們只能面面相覷或抬眼望著天花板。

  回家后,瑪格麗特向父親匯報學校的情況時,父親總是鼓勵她:“孩子,你有這樣的信心,我真為你感到驕傲。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出色的辯論家。”

  父親的不斷鼓勵使瑪格麗特對自己的口才充滿了自信。上中學的時候,瑪格麗特是學校辯論俱樂部的成員,演講從不怯場。但老實說當時瑪格麗特的演講技巧一點也不高超,用她同學的話說是根本不能振奮人心,這自然不受同學歡迎。

  瑪格麗特卻毫不顧忌,一有機會就滔滔不絕上臺演講。有一次,因為她講的內容大家不感興趣,而且她又講了很長時間,那時盡管臺下時有噓聲,諷刺嘲笑隨之而起,瑪格麗特自信好強的個性卻使她根本不把這些放在眼里,依然毫不臉紅地演講下去。

  甚至到后來,聽她演講的人都跑光了,她卻仍然坦然地把自己想講的話講完才停止。許多同學對她這種突出個性不理解,但她對別人的議論也毫不在意,一直維持著獨立自信、我行我素的個性。

  社會學家庫利認為:孩子掌握知識、發展人格的社會化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鏡中我”的過程,即孩子把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當作一面鏡子,然后按照這面鏡子設計自己的人生軌跡。如果總說他學得不好,他自然會覺得學得沒勁,干脆就不學了。

  美國有一位著名的兒童腦神經外科專家,自幼患了一種學習障礙癥,小學三年級以前,數學老師從未在他的作業本上打過對號。看到滿本的錯號,他的頭脹得很大,可無論怎樣努力,還是做不對。四年級換了一位數學老師,從此改變了他的命運。新老師拿起他的作業本,親切地說:“你太大意了,咱們再寫一遍。” 第二遍還是沒對,可老師卻在本子上打了幾個對號。他激動得幾個晚上睡不著覺,這對他來說太重要了。后來在老師的幫助下,他竟迷上了數學。

  如果從追求真實的角度講,教師也許不應該這樣做,可教育更是一門藝術,應該求善求美。對于一個從未獨立完成過作業的孩子,家長[微博]最好讓他先做幾道容易的習題,使他能夠輕而易舉地完成,再調整作業的難度。反之如果期望過高,孩子會因達不到要求而苦惱,家長也會因孩子的裹足不前而失望。

  正是羅伯茨對女兒獨立人格的目標明確、悉心全面的培養,才使撒切爾夫人從一個普通的女孩,最終成為一位連任三屆的英國首相、執政十二年、在世界政治舞臺上叱咤風云的政治家。

  你可能對自己的孩子并不抱有如此"遠大"的夢想。但是,無論是對于偉人還是平凡之輩,獨立的人格都是可以受用一生的寶貴財富。再可愛的小鳥,終究也要飛離溫暖的母巢,你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尤其在這樣一個日益復雜紛紜的世界,孩子的成長豈能是躲在無風無雨的溫室里呢?所以,盡早教會他們獨立吧,讓他們自己吃飯穿衣,讓他們自己掙零花錢,讓他們用自己的頭腦和眼睛認識世界,讓他們成為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