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注
沃野平疇織錦繡 靚麗鄉村入畫來
——山西省大寧縣整治農村“六亂” 百日攻堅專項行動紀實
本網訊(郭海紅 萬惠民 通訊員 侯耀強 馬紅寧 任宇)初秋時節,走進地處“萬畝垣”的山西省大寧縣太德鄉堡村,一條條干凈整潔的水泥街巷、一盞盞整齊明亮的路燈、一排排富有特色的文化墻,一陣陣現代文明氣息撲面而來;徜徉在田間地頭,一片片綠油油的莊稼,一幅幅醉人的鄉村田園風光展現在我們眼前。一位老大爺高興地說:“村里現在是越來越干凈了,環境變好了,心情舒暢了,黨的政策就是好啊!”
這一切變化就是大寧縣開展整治農村“六亂”百日攻堅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該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以整治農村“六亂”為重要載體,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突出重點區域、推進舉措落實,聚焦交通沿線、村莊街巷、農戶庭院、田間地頭等重點區域,隨著整治農村“六亂” 百日攻堅專項行動的持續開展,到處呈現出一幅幅廣闊田野生機盎然,生態底色靚麗無比的美麗鄉村畫卷
領導重視,精心組織到位
在整治農村“六亂” 百日攻堅專項行動中,大寧縣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領導高度重視,精心安排部署,成立了由縣委書記及縣長擔任組長的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副組長由縣委副書記王志華、政府副縣長李棟擔任,成員由各鄉鎮和縣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擔任,負責統籌謀劃、系統推進整治農村“六亂”工作。
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鄧明生(右二)一行來寧督察“六亂”整治工作,縣委副書記王志華(右三)陪同檢查
縣委副書記王志華說:“5月26日,召開了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提出了四大方面23項整治任務,制定了《大寧縣整治農村“六亂”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實施方案》;6月10日,召開了專項行動推進會,印發了《大寧縣整治農村六亂百日攻堅專項行動任務清單》,明確了7個整治范圍,25項整治內容以及整治標準、整治時限。各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根據全縣的整體部署都制定了相應的整治方案和推進辦法。”
大寧縣堅持將集中整治與建立長效機制結合起來,突出源頭治理、系統治理,遠近結合、標本兼治。鼓勵各鄉鎮積極采用規模化、專業化、市場化運營機制,確保各類設施建成并穩定運行。既把面上的問題解決了,更針對存在的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通過深化改革,建立長效運行機制,確保整治成果可持續、不反彈。
縣整治辦實行“一周一調度、一月一通報”工作機制,成立了5個督導組,組長全部由副縣級領導掛帥,督導組自從開展工作以來,先后十三次深入到鄉鎮、村委、農戶進行督導檢查,有力地保障了整治農村“六亂”專項行動的有序開展。
統籌規劃,整治環境面貌
移步皆是景,舉目滿眼綠。昕水鎮黨委書記李永鋒說:“在整治農村“六亂”專項行動以來,我們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統籌規劃,做精做細,做深做實,始終堅持以點帶面,重點推進,把209國道、寧大線和進村縣道、鄉道沿線環境整治作為突破口,動用大型機械和人工,清理積存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整修坑洼路面,清理亂搭亂建,開展綠化亮化,讓抬眼可見的靚麗舒心環境,成為全鎮靚麗的風景,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據了解,大寧縣按照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對不同區域“六亂”進行全面排查摸底,實行臺賬管理,倒排工期進度,采取拆違拆危、清臟清污、治亂治散、綠化美化等措施,全面整治,不留盲區。嚴禁整治工作中出現“六亂”問題或垃圾廢物“搬家”現象。
曲峨鎮道教村是全國文明村,該村黨支部書記賀鑫說:“我們持續開展清潔村莊行動,指定專人定期清掃村內的小廣場、小公園、小游園等,及時維修損壞的健身設施,在村內道路、街巷及環村路兩側種植本土化花草樹木,做到村莊“道路林蔭化、村莊園林化”,實現村莊“一年常綠、三季有花”。村內村外、景區周邊的公共廁所要設立日常管理制度、保潔制度、公廁守則等制度,明確清掃標準、獎懲措施、責任人等,做到公共廁所衛生整潔無異味。
自整治農村“六亂”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道教村共清理交通沿線障礙、垃圾500余平米,綠化道路200米,清理村莊街巷亂堆亂放58處,600余立方米,規范清掃農戶庭院120余戶,清理田間地頭農業廢棄物3處近20立方米,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三多鄉建立了由村兩委干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包村隊長為主的清潔小分隊,對所轄村委會和其他公共場所進行了清潔、綠化、美化。
為了徹底改善人居環境,太德鄉堡村按照“農村六亂整治”工作要求,對全村進行整體規劃,爭取資金400余萬元,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修建圍墻2890米,整修了兩個蓄水池,鋪設街道760米,整修排水池2308米,爭取資金70余萬元,并對全村187戶進行了無害化改廁。
太古鎮徐家垛村建起了4個垃圾轉運地,確定了4名垃圾轉運人員和10名衛生保潔員,天天清掃村里的環境衛生,深受村民贊譽。
全縣五個鄉鎮各村垃圾收集點安排專人負責,及時清掃維護,做到干凈整潔、日產日清;保證日常經費充足,轉運設施正常運轉,途中無掉落、無飄灑,做到生活垃圾定點收集、集中轉運、統一處理。農村常住戶全部參與了庭院整治,對生產生活用品和室內外的電線、網線等進行了規范整理;適宜的庭院全部通過種植花草、果蔬進行了綠化美化;拆除庭院中有礙觀瞻的彩鋼頂、遮陽網等569處,實現了庭院干凈整潔、環境優美、物品擺放整齊,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集中精力,全面改廁治污
“一個土坑兩塊磚,三尺土墻圍四邊,蚊蠅四周圍著轉,上個廁所真熬煎”這是以前農村廁所留在人們腦海中的印象。隨著整治農村“六亂”專項行動的開展,大寧縣堅持改廁治污雙管齊下,讓農民真正感受到了生活條件的根本轉變。太古鎮后崾村民王大爺說,“村里有了公共廁所,還有專人打掃,集中處理,干凈衛生,現在老百姓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
該縣在整治農村“六亂”專項行動中堅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原則,充分尊重農民群眾意愿,科學合理選擇改廁模式,宜水則水、宜旱則旱,嚴把廁具采購、施工質量、驗收標準“三關”,分類別分層次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確保改一座、成一座、用一座、好一座。2020年至今,5個鄉鎮42個村高質量完成4300座農村戶廁改造任務,全縣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5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生活污水產生量逐年增多,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僅污染地表水源,而且嚴重影響村容村貌及人居環境,為此,大寧縣按照分區治理,突出重點的原則,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結合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合理規劃布局污水收集管網、收集池、處理站等設施。因地制宜采取治理模式,優先治理鄉鎮政府所在地、城鄉接合部、重點河流沿岸等人口密集村莊的生活污水治理。并對已建成的污水處理設施停運破損、管網未配套、處理能力不符合實際需求,出水水質不達標等運行不正常情況的設施,分類制定改造方案,確保設施正常運行,達標排放。從根本上解決污水亂排亂流的現象,讓有條件的村莊實現雨污分流。先后有9個村建立收集管網、5個村建立了收集池、4個村建立了收集站,18個村對下水道進行了整修,確保了雨季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村道平坦,圍墻美觀。經過全縣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截止7月底,大寧縣60個村共清理垃圾4035噸,消除交通安全隱患549處,取締違法占地35處,復墾農田面積39畝,共計清理整治7763處,實現“五有”“五無”。“五有”即:大街小巷有保潔、垃圾清運有定點、道路村莊有綠化、村容村貌有改變、休閑納涼有場所;“五無”即:房前屋后無雜堆、河道溝渠無垃圾、道路沿線無違建、旅游景點無污染、田間地頭無雜物,使大寧縣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打造出了村村有風景、處處有亮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畫卷”,可以預期,在不久的將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現實場景一定會在大寧生動呈現。
(編輯 董芝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