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注
于震:熒屏錚錚硬漢 演繹溫情孝子
明星簡介:
于震,1975年出生,北京人。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主要代表作品有《五號特工組》、《呂梁英雄傳》、《東方紅》等。
入選理由:
每天一個電話、閑暇時的陪伴。于震從小到大永遠把父母放在心間,再現了一個錚錚硬漢的孝子柔情。
孝心事跡:
于震在影視劇中塑造了很多的硬漢形象。熒幕上的錚錚鐵漢,在生活中卻是溫情無限。對朋友、對父母都是如此。
六歲于震一月不吃早餐,父親生日送煙斗表孝心
于震的父母是知青,當年返城回到北京后父親當了工人,母親當了售貨員。不久,于震和妹妹于靜出生了。這是一個普通收入的家庭,父母的工資只能讓一家人溫飽有余。當時,因為于媽媽早上要上班,七點之前必須到單位,所以很多時候來不及給他們小兄妹倆做早餐,只好給他們錢,讓他們去外面吃。給于震的早點錢,于媽媽還記得很清楚,每天三毛錢。兩毛錢買油條,一毛錢買豆漿。此外,就很少給他們零花錢了。
那一年,于震六歲,開始上學了。當老師在課堂上說道,孝順父母首先就要記得父母生日時,于震牢牢地記在了心里。很快,父親的生日就要到了,該怎么辦呢?六歲的于震決定把早餐錢省下來送父親一件禮物,至于送什么于震始終沒有想好。差不多一個月時間,于震的早餐錢積少成多。一天放學的路上,看到有人推著車,賣燒的很精美的陶器,本來就喜歡這類東西的于震圍跑過去看起來。不經意間他看到一件精美的煙袋壺。正好父親是吸煙的,于震掏出這一個月攢下的所有的錢買了這個煙袋壺。父親生日那一天,當于震把這份禮物送給父親的時候,于爸爸感動的哭了。他沒想到小小年紀的兒子就懂得惦記著自己,孝順自己。直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于爸爸依然珍藏著那個煙袋壺,保持著它依然嶄新的樣子。每當談起這件事情,于爸爸依然感動如初,而于震卻總是淡淡的笑著,用他自己的話說,孝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是很平常的事情。
母親住院,床前有孝子
于震長大后陪在雙親身邊的時間就越來越少。從小學習優異的于震參加工作以后,把幾乎所有的閑暇時間放在了家里,陪伴母親。于爸爸于媽媽身體都不是很好,動過手術,于震總是盡自己所能的去照顧好雙親。一次,媽媽生病,急需住院做手術。當時于震正在外地拍戲。當他拍完一個鏡頭后,接到電話知道母親的情況,和劇組請了假,沒有卸妝就直奔醫院。他幾乎是跑著進了媽媽的病房,抱著母親說“不要害怕,兒子在你身邊呢”,媽媽的心一下子就踏實了。手術進行的很成功,只是術后媽媽暫時不能動,必須要喝大量水沖刷藥液。于震一刻都沒休息的陪著母親,幫母親端屎端尿。媽媽看著兒子這樣辛苦,實在不忍心,讓于震先休息一會,可于震怎么也不去。后來媽媽實在沒辦法,就勸于震先去把妝卸了,可是于震依然一刻也不離開的陪著母親。媽媽不再堅持,握著兒子的手,心里滿是溫暖和踏實。就這樣,于震一分鐘也沒有休息的陪了母親一天一夜,等到第二天一切都穩定了才趕回劇組拍戲。
幫妹解困惑 孝心有方法
媽媽身體慢慢的好起來,出院回家。于震趕不上回家,就囑咐于靜和妹夫陪著媽媽。妹妹于靜從小就在父母和哥哥的呵護下長大,比起于震,多了幾分嬌氣和任性,有時候難免惹于媽媽生氣。這一次,因為一點小小的事情,母女倆意見不同,發生了小爭吵。于靜也是不自覺地就頂撞了母親,事后打電話給于震,求哥哥幫忙解圍,于震雖然是個男孩,但是心思很細膩,他了解母親也是刀子嘴豆腐心。他叫于靜買束母親喜歡的花,送回去,于靜不好意思,最后讓自己的老公買了一束花送到母親家。當妹夫拎著花籃,按響門鈴時,媽媽打開門問了一句“這不過節,怎么買花籃了?”一句話把妹夫問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媽媽突然想起和女兒的小爭吵,一下子就笑了。這時于靜也趕來了,趕緊和母親說對不起,媽媽欣慰的笑了。
旅游買家當 一心只是媽
戲馬上要殺青了,劇組的人一行去日本旅游,以示慶祝。當其他人都在東轉轉,西轉轉,或欣賞美麗的風光,或挑選自己喜歡的物品時,于震卻開始大包小包的為父母買起東西來。“這個土豆撓子不錯,用這個以后媽媽再也不會弄破手了。這個抹布不錯,用起來方便省力。這個衣架也不錯。”細心的他為母親挑選了一件又一件的生活用品。回國后,于震把這一件件東西拿給母親時,媽媽滿含笑意,又滿是嗔怪地說,“怎么都是買給我們的,你自己呢?”于震只說了一句,“媽,兒子在外面掙錢就是為了能讓你們生活的好一點。”媽媽幸福的抱著兒子,內心滿是感動。
感謝父母體罰出成績,每天電話報平安
于震喜歡閑暇時在家陪父母。吃母親做的家常飯,和父親聊聊天,是他最大的幸福,他覺得這就是溫暖。但更多時候,于震是沒有時間留在家里。不管于震是在哪里拍戲,不管到多晚,他總是會每天給媽媽打一個電話,報一聲平安,告訴她自己一切都好。有時候,去拍戲的地方沒有信號,于震回到賓館的第一時間總是先去找電話,給媽媽報平安。當許多人問他是怎么堅持下來每天都打電話給母親時,他說這不需要堅持,這是一種習慣,是一種需要。
他感謝父母對自己的教育和愛。小時候,父母對于震的要求很嚴格,成績必須在九十分以上。如果于震的成績不夠好,或者犯了錯誤的時候,父母會很不留情的去體罰他。于震非但從沒有怨恨過父母,反而覺得這正是父母對自己最大的愛,因為這樣才造就了今天的自己。直到今天,于震依然是這樣理解著。有時候媽媽會自責,認為自己當初不該對于震這么嚴格時,于震卻總是告訴母親,自己感謝她的教育。媽媽會很感動地說,“兒子的理解就是最大的孝順。”
于震的領導和同事鄒靜之說,看著于震一路成長起來,在演藝事業上越走路越寬,籠罩在他身上的光環越來越亮,可是有一個光環,總是會那么耀眼,那就是于震的孝順,無可厚非的成了于震身上最亮的那個環。于震是一個大孝子。
明星孝語:
孝是一種習慣,一種需要,無需刻意去做!
本文鏈接:www.zhongguodexiao.com
(責編:孫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