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注
秦海璐:順從父母意愿 體現父母價值
明星簡介:
秦海璐,遼寧人,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主要代表作品有:《榴蓮飄飄》,《愛情呼叫轉移》,《我不是北京人》、《非常公民》等。香港金像獎影后、香港金紫荊獎、香港影評人協會獎、臺灣金馬獎四大影后。
入選理由:
秦海璐是父母最貼心的朋友。她把父母的晚年生活安排的有條有理,讓父母感覺到晚年樂趣和自身價值的體現。
孝心事跡:
秦海璐,出生于中國遼寧,九歲開始在營口戲曲學校學習京劇表演藝術,主攻刀馬旦,14歲隨中國文化友好訪問團出訪日本26個城市,其演出的京劇梅派代表劇目《天女散花》中所使用的長綢至今仍是中國最長的記錄保持者。她又是一個演員,曾榮獲一系列大獎,迄今為止,秦海璐已出演了二十多部電影。
年輕、時尚、漂亮,不管從哪個角度,我們都可以看到一個充滿魅力的秦海璐。在她那么多的作品中,不管是《誰都會說我愛你》中為了愛不顧一切,獨立前衛的賀佳勤,還是《愛情呼叫轉移》里稍微有點神經質的高菲,都是充滿個性的女孩。一個看似與傳統保持一段距離的她,在現實生活中,卻是一個乖巧孝順的女兒。
孝是順從父母意愿,體現父母價值
關于孝順,一千個人會有一千種表達方式,秦海璐用她自己獨有的思維闡釋了這個詞。在她的眼里,孝和順是兩回事,做到順也許不容易,但是如果順都做不到,那么需要百倍用心的孝就更難以做到。
秦海璐從小時候開始,父母就給她講很多關于人生哲理的話,會不斷地去和她溝通。也正基于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秦海璐成長為一個富有自己思想的女孩。有屬于自己的個性,卻沒有這個時代賦予的叛逆。直到現在,不管父母說什么,她都會很用心的去聽。身在演藝界,時間總是很難屬于自己,她能去表達的對父母的孝順更多的就表現在這里。從內心深處,她深深懂得父母對自己的愛。無論何時,她都盡可能的去聽爸爸媽媽的話,在需要討論的時候,她也會和父母去好好的溝通。
之前,秦海璐拍過一部《鴿子哨》,里面飾演的米曉菊身上有很多媽媽的影子。父母同樣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后,第一批下海經商的人。她在里面模仿了好多媽媽的經歷。她會去和當過話劇演員的媽媽,還有在電影院工作過的爸爸去溝通,討論這些業務上的事情。而她的父母往往會在這種溝通中,感覺到女兒對自己的尊崇和敬重。這種感覺能夠讓父母幸福,秦海璐覺得這才是最大的孝順。
孝順是讓父母不孤單
秦海璐姊妹兩個,姐姐已經結婚。每當她外出拍戲的時候,家里只剩下爸爸媽媽,退休后的二老難免會感覺到孤單。每次拍戲,晚上散場回家最早也要晚上11點多。可是她每次晚上回家,都看到父母在客廳瞪著她。雖然她和爸爸媽媽說過很多次不用等,但是這已經成為二老的習慣和寄托。秦海璐知道,即使再怎么勸爸爸媽媽都沒有用,她就盡量的找一些事情請爸媽幫忙做,盡量抽多一點時間陪爸媽,秦海璐總是盡可能地把爸媽帶在身邊。有時候要去外地拍戲,她會盡量克服給劇組帶來的麻煩,幫爸媽找好房子,置辦鍋碗瓢盆。雖然有些動蕩和疲憊,但是還有什么比看到爸媽安心的笑更幸福呢?
交男友的標準是孝敬父母
單身的秦海璐就這樣一直陪著爸媽。她說,即使以后有了男朋友,孝敬父母是前提,男友也要陪爸媽一起住。因為兩個女兒都是要結婚的,但是不能讓父母因為女兒的結婚而變成孤獨老人。她希望在父母想要嘮叨的時候,身邊有人聽著;在父母生病的時候,身邊有人陪著;在父母是在孤獨無聊的時候,身邊有人找事情給他們做。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心愿,希望父母精神愉悅。不管自己長多大,都是父母身邊的小棉襖,不會離開,不會讓父母感覺到不被需要。
盡孝是一段長長的路,在對父母的陪伴中一點一滴去釋放。這才是真實的秦海璐,沒有熒屏上的個性酷辣,沒有影視劇中的淡然超脫,她只是父母身邊一個乖巧的女兒。
明星孝語:
父母老了,并不是沒用了,讓父母感覺到存在的價值才是最大的孝!
本文鏈接:www.zhongguodexiao.com
(責編:孫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