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注
主題歌:
天生日月
地養山河
父母生養我
草木榮枯
花開花落
祖輩留下我
羊羔知跪乳
烏鴉猶反脯
少小無憂靠父母,
成家方知育兒苦。
世間百善孝為先,
人生千般順為福。
忠孝立國興家邦
中華禮儀傳千古
百善之首孝為先。“孝”是什么?
“孝”就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一種回報:父母給你生命,所以你要善待父母之生命;父母寧愿自己挨餓受凍,也要讓你吃飽穿暖,所以你要照顧父母之溫飽;你在父母懷抱有三年時間完全不能自立,完全依賴父母而生存,所以父母死后你要守孝三年。
孝又不是簡單的回報,而是一種天倫親情的體現和表達,是人活著的意義的一種價值。重溫二十四孝,不是讓我們去刻意地模仿、效法古人,而是通過這些故事去領略一下孝的精神,繼承孝的傳統美德,在新形勢下煥發新孝德的光彩!
懷橘遺親——陸績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漢末廬江太守陸康之子。自幼聰明過人,知禮節,懂孝悌,尊重長輩,孝敬父母。成年后,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大家可能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舌戰群儒中見到過他。雖然他在言語上不能辯勝諸葛亮,但在歷史上還是很有名的。
陸績六歲時,正逢漢室式微,天下大亂。
有一天,他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
轅門外,號角齊鳴,袁術的兵士們雄壯威武地排列兩行,迎接陸康父子。
陸康帶著兒子陸績從隊列中間走進。
小陸績東張西望,滿眼好奇,一點兒也不害怕。
快到中軍帳的時候,袁術哈哈大笑著從營中跑出來迎接陸康:“陸兄駕臨,袁術有失遠迎!”
陸康道:“不速之客,打擾將軍了!”
小陸績在父親身后對著袁術也是一輯道:“小侄拜見袁叔叔!”
袁術高興地:“賢侄小小年紀就懂禮貌啊!陸兄教子有方!”
陸康謙虛道:“不敢不敢,犬子讓將軍見笑了。”帶著陸績隨袁術走進中軍大帳。
在軍帳中,陸康和袁術在談公務,小陸績站在父親身邊,一動不動。
很長時間過去了,袁術看見陸績還在站著,就笑著說:“小公子真乖。我這里你可以隨便轉轉,不必拘禮!”
陸績回到:“叔叔盡管和我的父親談事,我不會打攪你們的。”
袁術欣賞地說:“嗯,真是少見啊!來,叔叔這里有橘子,你來嘗嘗!”說著,親自端過一盤橘子,放在陸績面前。
陸績沒有見過橘子,看著面前黃橙橙的橘子,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然而,他還是不動,只是看著父親,
父親看見小陸績用眼神請求自己,便微笑著說:“還不謝謝叔叔?”
陸績對著袁術躬身施了一禮:“謝謝叔叔!”這才拿過一個橘子。
陸績看著橘子,不知道怎么吃,就看著,也不貿然啃。
袁術點點頭:“小侄子,沒有見過橘子吧?來,叔叔教你。”又拿了一個橘子,將皮剝開,露出里面的橘子瓣,送到陸績面前說:“放到嘴里吃,很好吃的。”
陸績眼睛看著袁術,將一瓣橘子放到嘴里,試著咬了一口,呀,頓時一股清香的甜味一直甜到心里。
陸績的臉上頓時笑得像開了花:“叔叔,真甜!”
袁術摸摸陸績的頭:“呵呵,那就多吃點!”磚頭又和陸康談起話來。
清香的甜味,讓陸績想到了媽媽,他想:媽媽肯定沒吃過這么好的東西,我一定給媽媽帶回去一些嘗嘗。
看到袁術和父親在談話,陸績欲言又止。最后,陸績從盤里拿出三個橘子,放進自己的衣袖里面。
后來,陸康和袁術說完話,帶著陸績走的時候,陸績對著袁術作揖道別,不想到,橘子從衣袖里滾落地上。
袁術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不怕別人笑話你嗎?”
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各種果子,這種橘子母親應該沒有吃過,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
袁術驚奇地感嘆道:“這孩子又懂禮、又孝順,真少見啊!”
這個故事很快就傳開來了。陸績懷橘的故事傳為佳話。
陸績不僅孝順,很小的時候,就懂得治國的道理。
后來,孫策占領江東,在吳郡(今蘇州),邀請張昭、張紘、秦松等作為上賓,一起討論平定四海的策略,大家一致認為需要用武力征服天下。當時陸績因為年紀小沒有能和他們同坐,便在遠處大聲說“昔日管夷吾為齊桓公做宰相,九次聚合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車。孔子說:‘遠處的人不服從,便修正文德,是他們仰望,他們便會來歸順!’現在討論的人不務求道德的技術,而只崇尚武功,我陸績雖年幼無知,但還未能安心。”他的話語驚四座,大家對他甚為奇異。
在孫權時代,陸績被派到郁林郡任太守。郁林郡地處嶺南,氣候炎熱,疫癘流行,環境十分艱苦。陸績上任后,發動民眾建筑郡城,又在南江村上鑿井,改善飲水質量和生活條件,減少疫情傳播,人稱陸公井。五代時南漢貴州判史劉博古為紀念陸績懷橘孝敬母親的孝道,又在井旁載橘樹一株,因此陸公井又稱橘井。當地民眾又喚此井為懷橘井。
這就是陸績懷橘的故事,孝心如此,我見猶憐。可見只要是孝順的舉動,不僅感動當時的人,更感動后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