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小说,女被男啪到哭的视频网站,色哟哟欧美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毛片,欧美狂猛专区,日本色区

德孝愛心接力30年呵護百歲孤老

2013-04-27-11:53[來源:德孝網][作者:管理員][瀏覽量:2360]

 

30年前,年過七旬的教師遺孀王余年成為孤老,黃岡師專(現名黃岡師范學院)從安排志愿服務、設立兩個勤工儉學崗位到聘請專職護工全陪護理,以一曲傳唱30年的愛心接力之歌,陪伴這位“非親”老人,一路走進百歲高齡,在當地傳為佳話。

  2月7日下午。黃岡師院銀盤山校區,高齡101歲的老奶奶王余年家。

  記者和提著一大袋自制年貨的郭月珍老師一同看望王奶奶。“我一點也不糊,就是耳朵有點背。”王奶奶思路清晰,記憶驚人,向記者講起了一段感人的愛心故事。

  教師遺孀成了孤老

  王余年和丈夫鄒立景都是山東青島人,生于1909年。鄒立景英文好,從26歲開始先后在河南、湖北麻城、巴河、浠水教書。1972年,抽調到黃州參與籌建黃岡師專英語科,并執教至退休,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外語人才,因此桃李滿園。

  在丈夫游教的幾十年中,王余年一直沒有工作,兩人也無兒女。1984年,鄒立景因病辭世,75歲的王余年頓時成了孤老。

  根據當時學校人事管理規定,教工家屬并非學校正式在冊教工,不能享受學校教職工退休福利待遇。

  70多歲的王余年老人,日常生活得不到保障,更令人擔憂的是她的雙腿因年歲日高,幾乎處于癱瘓狀態,日常生活無法自理。

  師生傳唱愛心之歌

  贍養孤老王余年老人,從鄒立景老師去世開始。學校還從撫恤金中,每月定期支付一筆費用,用于王奶奶的日常生活開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黃岡師院黨委書記程水源介紹,開始主要是外國語學院的師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定期去老人家中,打掃衛生,陪老人聊天。1999年,外語學院從老校區搬到新校區,計算機學院和體育學院的學生,又接過愛心接力棒。學生走了一屆又來一屆,照顧老人的學生換了一批又一批。老人與學生們的情誼不斷,很多當年的學生畢業成家后,帶著孩子來看望“太奶奶”。2005年,學校還特地設立兩個勤工助學崗位,安排兩名女生,和王奶奶同吃同住,陪伴老人。

  郭月珍是鄒立景老師的學生,那時剛畢業留校,一直堅持定期陪伴老人直到現在。郭月珍整理著老人戴的帽子,“這次兒子和媳婦剛從美國回來,家里忙得不可開交,但再忙我都要來奶奶家看看,畢竟今天是過小年了。”

  專業護理全職陪護

  2006年,老人接連摔了幾跤幾成癱瘓,必須專業護理人員護理。學校增加一個臨時工,每月支付500元工資,聘請專業護工50余歲的歐正華長期駐家照顧老人。

  從2007年2月開始,歐正華開始全身心照顧王奶奶。“其實,做這樣的護工,在黃岡包吃包住每月沒有800元,是沒人愿意干的。”歐正華說,自己被學校的義舉感動,護理一段時間后,和老人產生了感情,也不舍得丟下老人孤苦伶仃一個人了。

  今年已經58歲的歐正華,和奶奶相處已經3年多了,兩人配合非常默契,也摸透了奶奶的生活習慣。“她喜歡吃紅燒肉,一次可以吃一斤。”

  2008年暑期,學院湊資2000多元,在大酒店為老人舉辦了一個別開生面的百歲壽宴。友鄰師生、校院領導、丈夫的學生共來了70多人。那一天,是老人最開心的一天,也是大家最開心的一天。

  百歲孤老頤養天年

  記者采訪時,剛好碰到外國語學院書記劉杰和辦公室主任胡來勝探望老人。“其實,2號學校放假時,我們院長李輝已經代表院里來慰問過奶奶了。”胡來勝說,“今天過節,特地過來看看奶奶。”“讓學生參與陪護,一來照顧下老人,更重要的是,我們想通過這種愛心接力,在師生中開展一種無形的孝老愛親的中國傳統美德教育。”黃岡師范學院院長葉芃說。

  說到師生們愛心的故事,王奶奶戴上老花眼鏡,拿出一疊照片,挨個給記者介紹:這是李秋芝,去武漢當老師了,這個是張紀英,這是杜麗華、蔣生華、江海平、王尚玲、張本慎、王長江,還有小鄧、小艾、小丁……

  講述過程中,靠在床頭的王奶奶精神一直很好,“雖然我是個‘光桿司令’,但你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讓我活得風風光光的,我還要爭取多活幾年喲。”


愛心接力30年呵護百歲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