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注
王誠漢,湖北黃安人,13歲參加紅軍,參加和指揮過數百次戰斗。1988年9月14日,時為軍事科學院政委的王誠漢被授予上將軍銜。2005年9月3日,他作為抗戰老戰士、愛國人士和抗戰將領的代表之一,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在他數十年革命生涯中,他把對母親的愛一直深深珍藏在心里。
一塊銀元
王誠漢將軍說:“我在河口鎮當學徒3個月后,1930年的春節到了。老板放假讓我回家過大年,并給了我一塊銀元、一包水煙作為幾個月的報酬。為使苦命的媽媽高興,我連夜一口氣跑了50多里路,急匆匆地趕回王家大灣。還沒進家門,我就連聲大喊:‘娘!娘!我掙錢了!’當我把水煙和銀元交到媽媽手中時,媽媽看著離家在外當學徒謀生的年少兒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把把我摟進懷里,母子倆抱頭痛哭。媽媽握著這塊銀元,說:‘我的兒總算有出息了,能掙錢了。’我當時想,我定會掙更多的錢報答慈愛的母親,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是我一生中惟一在母親活著時能孝敬她老人家的一塊銀元。”
一把豇豆
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軍民進行第四次反“圍剿”時,王誠漢將軍患了傷寒病,發高燒,昏迷不醒,根本無法隨軍行動,不得不住進紅軍設在大別山區的后方醫院第二分院。
他回憶說:“在我有一次生命垂危清醒過來后,醫院的領導問我最喜歡吃什么,他們將盡力去做。我立即想起了媽媽的豇豆菜。我說我最想吃點豇豆。大家立即分頭下山,四處去找豇豆。那時 國民黨軍封山很嚴,許多地方都成了‘無人區’,到哪里去找豇豆呀?我后悔不該向醫院提出這個要求。令人高興的是,居然有位戰友歷盡艱難,為我找回來一把豇豆。我躺在病床上望著這位滿臉疲憊的戰友,萬分感激。戰友們幫助我把這點豇豆放在一個鐵桶中煮,清水中加了一撮寶貴的鹽,那股清香味道呀,真是美妙極了!躺在病床上,我曾想,等革命成功后,我回到家鄉要種下一大片的豇豆,豇豆真是太好吃了!此后,我的病竟然神奇地漸漸好起來。是媽媽的親情、戰友的友情給了我求生的頑強力量。”
一雙布鞋
在戰斗中有兩件獎品讓王誠漢將軍高興難忘。那是在勞山戰斗中,王誠漢將軍所在的師和兄弟部隊一道,斃傷敵師長何立中以下1000余人,俘敵3700余人,繳獲大量物資。
他說:“在這次戰斗中,我率領全連指戰員英勇戰斗,攻克一個個制高點,殲敵100余人,在關鍵的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戰后受到軍首長的特別表揚,我還受到軍團的特等物質獎勵。獎品是一支20響的駁殼槍和一雙膠皮底的布鞋,這兩件獎品在當時是最讓人羨慕的。我多需要有雙好鞋啊!我夢中常見媽媽為我補了多少次的那雙布鞋。行軍中我穿草鞋、很多時候是赤著腳走過來的。所以,當我從首長手中接過這雙膠皮底的布鞋時,熱淚盈眶。可能在場有許多同志對此感到不理解,因為此刻媽媽為我補鞋過大年的一幕又浮現在我的眼前。如果媽媽當時在跟前,我肯定要跑到她老人家面前對她說:‘媽,我有最好的鞋了,再也不怕走夜路扎腳了!’我對這雙布鞋格外珍惜,舍不得穿,它一直陪伴我走完了以后八年抗日戰爭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