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注
曹建蘇(左)被評為2010年度蘇州市第十九屆道德模范、精神文明建設十佳新人。資料圖片
記者在得知被評為“中國好人”的曹建蘇的故事后,對“好人”有了新的定義,做一個好人必須具備“三個要素”:那就是嚴于律己,敢作敢為以及不求回報。
從小受到母親的熏陶 堅持幫助有需要的人
今年41歲的曹建蘇,在張家港信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工作。初見曹建蘇,記者便被她開朗的性格吸引住了,不管干什么、說什么,她的臉上總是帶著那一抹淡淡的微笑。
曹建蘇在得知記者的來意后,顯得有些不自然,連忙揮揮手害羞地表示:“其實我沒啥好說的,因為我也沒做啥!我做的那些都是分內事,是我應該做的,從小母親就告訴我要盡可能幫助別人,真的沒啥好報道的。”
在記者的再三請求下,曹建蘇才不好意思地告訴記者:這一切都是源于母親的教導!原來,曹建蘇的母親顧美琴是張家港南豐鎮東港村的一名小學教師。從曹建蘇還很小的時候起,顧美琴就常常向她灌輸這樣一個觀念: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從我很小的時候起,印象中母親就經常把自己班上的孩子帶回家吃住,記得那時候家里僅有兩間平房,然而最多的時候卻一共擠過15個學生,家好像變成了學生宿舍。”曹建蘇回憶道:“那時候母親就告訴我這些學生不容易,父母都長期在外面打工沒時間照顧他們。”
坦言如果可以重新選擇 她還會這樣做
記者了解到,李勇和李輝就是這些學生中的一對兄弟,然而不幸的是一場意外奪走了他們父母的生命,他們隨即變成了孤兒。雖然當時顧美琴家中已有4個孩子,條件也不寬裕,丈夫更是常年在部隊,家里只有自己一人。但是顧美琴還是沒多考慮就收養了這對兄弟。
1994年,顧美琴被查出患上了帕金森綜合征,身體狀況一年不如一年。2000年已經癱瘓在床上的顧美琴將曹建蘇喚到身邊,語重心長地交代道:“好好照顧小勇和輝輝,直到他們能自食其力。等他們生活穩定了你就離開,不要讓他們背上報恩的負擔。”
就這樣,曹建蘇接過了母親交給她的“接力棒”正式“接管”這對兄弟。那時,曹建蘇也不過剛滿30歲。當時,她經營著一家網吧,日子過得還算可以。每個月她都會把生活費準備好,一份給正在吉林上大學的李勇,一份交給還在讀高中的李輝。每逢星期天,她還會做些好吃的專門送到李輝的宿舍。
也因為如此,曹建蘇只顧一門心思照顧這對兄弟,不知不覺中慢慢疏忽了丈夫的感受。久而久之,夫妻間的感情出現了裂痕,丈夫最終離開她遠走新疆。更不幸的是,就在這時,母親的病也不斷加重,為了醫藥費曹建蘇不得已賣掉了網吧和房子,帶著女兒住進了出租房。但對此,曹建蘇卻坦言:“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是會這么做!”
接過母親“愛心接力棒” 病榻上仍不忘記幫助別人
“那時候真的很辛苦,白天要四處推銷商品,晚上還要在家里燙服裝商標,一個商標一毛錢,一個晚上抓緊的話最多能賺10多元!”曹建蘇淡淡地笑了笑,她告訴記者:“凌晨兩點睡覺是常有的事,最辛苦的時候我一人打四份工,一天最多才能睡5個小時。”
后來,小勇考上了研究生,輝輝也順利考上了大學,“小勇很爭氣,上大學的學費都是自己掙的,還能幫弟弟解決一部分,但日常生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我每個月還是會定期匯錢給他們。”曹建蘇欣慰地告訴記者。
隨后的幾年里,曹建蘇還幫助了多位孤寡老人。之后,更是默默地資助了東萊一名失去母親的女孩,這個女孩直到成家生子還念念不忘這位遠方的好心媽媽。再后來,曹建蘇又陸續資助了6名貧困學生。
然而2006年,也就是母親去世的第二年,曹建蘇卻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這個總是為別人著想的女子卻對李勇兄弟隱瞞了自己的病情,換了電話號碼搬了家,選擇了悄悄離去。
2007年,身患絕癥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的曹建蘇,得知一群愛心志愿者將自發組織前往安徽大別山走訪貧困學生,當時已經非常困難的她還是硬著頭皮從預支給醫院的醫療費里“扣出”1000元讓志愿者捎給了山區的孩子。2010年4月,剛從死神手中掙脫出的曹建蘇沒等完全康復,就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成立了張家港市“百姓公益網”,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志愿者集結在一起幫助別人。
本文鏈接:www.zhongguodexiao.com
(責編:孫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