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注
3元錢能干啥?買杯飲料還是乘趟公交?浦東新區濰坊七村87歲的孤老陳琦,卻將不少人眼里微不足道的3元零錢“派了大用場”。
幾天前,在濰坊街道組織的新年慈善一日捐上,居委干部又發現了一名“老面孔”,將每天存的3元錢換成紙幣200元捐獻了出來,而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捐款了,在四川地震、青海地震等災害發生后,他曾多次主動到居委會捐款,靠的就是平日里的集腋成裘。
老伴去世 月入僅千元
今天,在濰坊七村陳琦老人的家中,記者見到了這位“平民慈善家”。自從1997年老伴去世后,陳琦一直獨自居住在新村一樓一室戶,所有家具都堆放在十幾平方米的陋室里。老人身體尚健,但患有糖尿病和白內障,耳朵也聽不清楚,采訪基本靠在他耳邊“喊話”才得以繼續。
記者了解到,陳琦年輕時到甘肅支內,在一家建筑公司當會計,退休后回到上海,現在每月的收入不過1000多元。除基本的生活開銷外,老人的經濟也很拮據,卻為什么想到日積3元,捐款幫助他人呢?
陳琦坦言,其實開始并沒有想到捐款,口袋里常有些硬幣零錢,嫌裝在衣服里累贅,就順手放在儲蓄罐里,沒想到,一個月后就發現儲蓄罐裝滿了。陳琦喜歡看報紙,聽新聞,現在家里還訂了4份報紙,對國際國內大事都十分關心。在新聞中,他聽到一些地方還有許多人生活困苦,尤其是發生災害后居無定所,“雖然我收入不高,但也夠吃飽穿暖,能不能盡點自己的力量幫助他們呢?”
有了這個念頭,于是,每天老人出去買菜時,都有意識帶回幾枚硬幣,存3元起來,存滿了儲蓄罐就出去換成紙幣。
十多年來 幾未添新衣
記者看到,老人穿著得體,但明顯已經有些年份了。陳琦笑著說,“我年輕時也很喜歡趕時髦的,曾經也是西裝革履,不過現在老了,倒真是覺得衣服夠穿就行,不用講究。”尤其是1997年老伴去世后,他幾乎再也沒有添置過一件新衣服,腳上的一雙皮鞋也是5年前買的處理品,才45元,“我覺得穿著舒服就行。”
從六七年前開始,陳琦存款捐助困難群體。汶川地震發生后,他第一個到居委會捐出了1000元,青海地震后,又捐出了1000元。每年社區里發動“慈善公益聯合捐”活動,他總是主動捐助。連居委干部都記不清這到底是他第幾次捐助、捐了多少了。曾有鄰居勸他對自己好點,別太節省,但他每次都笑著說:“我的日子過得挺好的,每天節省3元并沒有對我的生活有任何影響,況且,比我困難的人還有很多,我也是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吧。”
本文鏈接:www.zhongguodexiao.com
(責編:孫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