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小说,女被男啪到哭的视频网站,色哟哟欧美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毛片,欧美狂猛专区,日本色区

赤子忠心“扶”民奔小康

2018-10-30-14:15[來源:德孝網][作者:管理員][瀏覽量:1576]
赤子忠心“扶”民奔小康
——記襄汾縣基層“第一書記”武紅衛


 
    【中國德孝網  張志強】武紅衛,原在縣交通局工作,2015年響應縣委號召,參加了襄汾縣農村第一書記任職培訓。“住村后要努力辦實事,幫助解決村民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在村工作時間不少于全年工作日的三分之二,做到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這是武紅衛上任前對自己的要求。
 
 
三步曲扭轉小陳村現狀
 
 
     2015年8月,作為農村第一任村委書記武紅衛來到了來到了襄汾縣小陳村。
   小陳村位于襄汾縣城西北7公里處,136戶人家,近500人,耕地面積1200余畝。躍進渠從村西、村南繞村而過,土地肥沃,地下水資源豐富。小陳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使方圓十里周邊鄰村贊嘆不已。有躍進渠和深水井的雙重保險,小陳的耕地可謂是旱澇保收的穩產、高產田,是發展訂單農業、生態農業的理想之地。
  然而,正是由于這種富足的生活條件,使得村民們產生了渙散、隨意的生活態度,不思進取,眼界窄短,自私自利,造成了不良的村風。在冬季每家每戶的生活用水倒在街巷路面上,常年累月造成主要街道路面被凍壞,而且垃圾遍地,大家出行極不方便。

 

    這就是小陳村給他的第一印象
    ——沒有產業,是全縣有名的組織渙散村和后進村。
    同時,他還發現,黨支部的威信和影響力微乎其微。
  “全村共20名黨員,其中60歲以上就占50%,50歲以上占70%,30歲以下沒有一個。他們普遍年齡偏大,觀念落后,學習不到位,組織力量薄弱。”武紅衛嘴里念叨著,鬧鐘苦苦思索著怎樣開展工作的思路。

第一步,扭轉黨風。
  “首先應該從抓組織入手,要規范黨員黨內組織生活,要補充新鮮血液……”武紅衛決心迅速扭轉這種的局面。武紅衛住村第五天,通過和支部書記柴小斌以及支委一班人協商,為全村黨員立下“規矩”:全體黨員必須參加“三會一課”。“三會”是指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和黨小組會,“一課”是指按時上好黨課,并對“三會一課”的時間做了明確規定。
此外,武紅衛把支部梯隊建設工作也提上工作日程,發展包括村委主任柴建國在內的三名積極分子為預備黨員,為多年不發展黨員的村黨支部注入新鮮血液。
“組織渙散”的黨支部步入正軌,讓許多老黨員興奮不已。64歲的老黨員李啟明高興地說:“武紅衛從抓黨員干部思想教育入手,組織群眾學習中央精神,讓大家了解國家政策,把大家擰成了一股繩,支部精神面貌一下子發生了大變化”。
 

 

第二步,扭轉村風。
  隨后,武紅衛秉承“要想讓村民信服,就要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的思路,讓 “動”起來的黨員跟隨自己的腳步,開始了他的第二步行動:大力改變村風村貌。
農村衛生最大的問題就是垃圾管理和污水排放。武紅衛決定分兩步改變這種狀況:首先是解決村民亂倒生活用水問題。“2015年9月8日,支委、村委干部共同協商打旱井事情,計劃每戶一井,費用農戶出一部分資金,籌集一部分資金。”其次是硬化主要街巷問題。經武紅衛多方溝通,2015年9月28日,“上午10點左右,縣交通局領導來小陳村調研后決定出資60萬元給村里的主街道鋪一層柏油。”
  武紅衛的兩項決定得到了全村村民的積極響應。當年10月4日,工程隊開進了小陳村,三天后全長1700米的街道硬化工程順利完工。而在支部書記柴小斌和村委主任柴建國的大力支持下,打旱井工作也在一周后緊鑼密鼓地開工。
  說起這兩件實事,69歲的村醫柴馬管感慨萬千,“我在村里行醫50多年了,村里的衛生還是第一次變得這么好。以前街道上到處都是垃圾。現在村里有專人負責打掃衛生,街道每天都是干干凈凈,面貌大變,連村民的生活習慣也變了,走在路上看到紙片會自動撿起來,自覺維護公共衛生,全村精神面貌發生了大變化。”
  武紅衛為村民辦的實事遠不止這些。積極籌資為村里修建排水實施,為92歲的老人毛肯笑和尿毒癥患者柴曉東申請農村低保,調解村民柴保家和柴立家的農田糾紛……“他能撲下身子實實在在為村民辦實事,從他身上體現出一名共產黨員對老百姓的關心。”老黨員李啟明評價說。


 
 
第三步、扭轉觀念
  辦實事只能改變村里的居住環境,武紅衛的目光在前進中看向前方:尋找致富產業,讓更多的人生活富起來
  如何讓集體有產業、村民增產增收是武紅衛一直掛在心頭的大事。長期以來,小陳村村民主要以種植糧食為生,收入不高,集體收入幾乎為零。2016年9月17日,武紅衛和支部書記柴小斌、村委主任柴建國召開三人小組會議,決定引進“10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實現村集體收入破‘零’目標。”要安裝光伏發電設施,必須要有場地。武紅衛瞄準了村小學合并后留下的空院子。經多方奔走協調,村小學遺留資產終于劃歸村集體。2016年10月26日,光伏發電設備全部到位,工程安裝人員進入小陳村施工。看到奔波了好久終于落地的光伏發電項目,武紅衛長長出了一口氣。“經測算,這一項目每年可為集體帶來1.5萬元的收入。”
  村民柴海峰是村里少數幾個靠種植西紅柿大棚為生的技術性農民。但因為僅僅經營一個大棚,年收入只有2萬元,日子過得緊巴巴。在武紅衛的動員和幫助下,柴海峰把一個棚增加到三個,2016年收入一下子達到8萬元。柴海峰的典型例子讓武紅衛心頭一動:既然大棚收入不錯,在村里發展規模化大棚種植是不是會帶動更多的人致富?經過多次召開兩委班子會議,大家認為,小陳村距離臨汾市區很近,規模種植蔬菜銷售肯定不是問題,發展大棚蔬菜應該是個不錯的項目。為此,他們專門多次組織村民到外地參觀學習先進技術經驗,開拓思路。去年,村里的春秋大棚由原來10余個一下子發展到28個。“上個月我們剛剛組織16個村民由鄉領導帶隊統一去浮山縣參觀了當地發展大棚的典型,回來后大伙兒特別興奮,決心要規模發展大棚項目,讓更多的村民有事做,有錢賺。”武紅衛告訴記者,現在他們正在和坤元有機肥有限公司洽談合作項目,計劃通過“公司+農戶”的形式,流轉50畝農田,建35個大棚,反租給農戶,由公司統一管理,統一標準化生產。“我相信,只要我們支部帶好頭,大家共同努力,小陳村的日子一定會過得更好。”
  如今,小陳村五間黨員活動中心及村委辦公平房已高標準建起;進村大道及三條大街也全部硬化、綠化、亮化,街道兩旁、廣場休閑活動中心也全部植上樹、栽上花,綠化長度1500余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園林新農村已具雛形。

 
 
 
用心暖開無姨村小康之花
 
 
  2017年8月份,為了改變南辛店無姨村“雙薄弱”的現狀,在小陳村成績突出的武紅衛又被調來無姨村任村委第一書記。
同小陳村情況大致一樣,無姨村也存在著黨組織渙散,思想意識“薄弱”、貧困戶多及環境差的致富意識“薄弱”的狀況。武紅衛有了在小陳村的經驗,首先同支部書記陳志遠、村委主任張高峰一起到“五保戶”、“低保戶”、“困難戶”、“殘疾人”老黨員、老干部等等家庭了解情況,然后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行動計劃。
 

 

第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當好兩委班子的引路員。
  武紅衛把每月十五日確定為黨員活動日,將全村黨員、干部集中起來學習十九大指示精神、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規定。使全體黨員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認識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為第一書記,武紅衛充當“引路員”,協調兩委班子的工作,幫助他們走出去,開拓思路,掌握致富經,管理經,幫助他們在發展產業運作項目,處理村內事務中摸到門道,積累經驗,提高致富帶富,治村管村的能力,通過學習座談溝通,使得無姨村有了一個強有力,團結的領導班子。同時,武紅衛看見辦公室、會議室已建成十年有余,現已面貌全非。為了盡快改變現狀,他同村委一幫人協商。投資4萬余元,把辦公室、會議室從里到外,從上到下粉刷一新。添加了辦公桌椅,在會議室安裝了電子顯示屏、空調,制作黨支部、村委會牌子等設施。使無姨村黨員干部陣地煥然一新,有了一個良好舒適的學習辦公場所。無姨村文化廣場樹木花草,請專業修剪人員修剪一番,改變了以前臟亂差的現狀,使群眾恢復了往日喜悅心情。在兩委換屆選舉期間,安排了裝載機保潔衛生人員對全村的大街小巷進行了全方位的清理。同時在環境衛生方面,制定了一套有效的管理辦法,使無姨村環境衛生長期保持下去。村主干道兩旁栽上了油松300多棵,綠化了街道兩旁美化了環境。

第二步,心系群眾,脫貧攻堅,擺脫貧困環境。
  無姨村有貧困戶兩戶。貧困戶陳勝管57歲,四級殘疾人,妻子,李曉麗42歲,二級殘疾人,女兒18歲,現上襄汾高中。因無勞動能力常年看病花錢,家中無收入,孩子上學而致貧。“三支隊伍”同村兩委主干在一起多次召開協調會,想辦法讓他們擺脫目前貧困的環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解決了女兒上學免交學雜費。全家三口免繳合作醫療費、養老保險金等費用。2018年4月份把他們家危房改造落實現已建成。在修建危房過程中,縣新華書店幫扶資金2000元,武紅衛和包村干部、扶貧隊員集資1000元,幫助貧困戶度過難關。到八月份,紅薯熟了,賣不出去,做為第一書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晚上睡不著,在想著這件事咋辦?第二天回到單位向局領導梁局長、關書記匯報了此事,武紅衛自己出錢買了貧困戶二十斤紅薯,在單位灶上蒸熟了叫單位干部、職工,吃一吃,嘗嘗口感,好吃的話,幫助幫助貧困戶,給貧困戶解決一下目前的困難。大家一吃挺好,干、綿、甜、香全到位,在單位上一下炸開了“鍋”。馬上就定了500多斤,每斤3元,經過一轉十,十轉百,兩天功夫銷了2000多斤,解決了貧困戶家紅薯的銷售和裝修房子沒有資金的問題。新房現在裝修完畢,等待上級城建部門來驗收工程。貧困戶陳俊勇45歲,因患長期慢性病無勞動能力,妻子賈尼峰,44歲,在家務農,大女兒陳苗上大學。今年畢業,二女兒陳琳坤上襄汾高中。成年吃藥,家中無收入導致貧困。武紅衛同村兩委主干在一起協商解決他們家現在實際問題。在他們家房頂安裝了十千瓦光伏發電,年收入3000多元,給陳建勇在晉能焦化廠找到了一份工作。每月2000元左右,解決了無收入的問題。大女兒,陳苗今年大學畢業后也找到了工作,在太原富士康公司上班,每月2000多元,二女兒在學校上學已按國家有關政策辦理了免學雜費。全家四口人免交合作醫療、養老保險等費用。

第三步,改善村民生活環境,共同奔向致富道路。
  實施“煤改氣”工程是南辛店鄉重點工作之一,防治空氣污染,優化生態環境,改善人居環境是一項實實在在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無姨村兩委多次開會協商組織人員制定方案,組織好群眾代表,武紅衛親自開車拉上他們到新城鎮溝里村參觀學習煤改氣,使村民們在思想上有了新認識,徹底改變了他們一直用煤做飯取暖的生活習慣。現在已安裝壁掛爐200戶左右,進入掃尾階段,抓緊時間完成惠民工程,使全村群眾過上節能衛生舒適的生活。
  無姨村全村508戶,1600口人,土地面積4000余畝。全村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蔬菜大棚,是全鄉生產糧食主要村之一。盡快調整產業結構,武紅衛和兩委班子同群眾協商,聽取群眾建議,決定在蔬菜大棚上下功夫。2017年蔬菜大棚發展到30多個,蔬菜大棚喜迎豐收,每個大棚收入3萬多元。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武紅衛首先考慮是村民增產增收的主要問題,村黨支部牽頭同萬都銀行對接,給蔬菜農戶貸款一事達成協議,解決無姨村村蔬菜農戶缺乏資金投入投資的問題。目前為止,無姨村發展100多畝100余座大棚,給全村帶來300萬經濟效益。
  襄汾縣交通局又給無姨村投資5萬元的建設養護資金,進一步修繕無姨村的大街小巷。現在,已經同小陳村一樣,有了嶄新的村委辦公環境,村里的道路已經在修繕當中,新農村建設已經初見成效。我們祝福小陳村、無姨村的村民在脫貧奔小康的道路上,生活越來越有滋味。



 
(編輯  牛藝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