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小说,女被男啪到哭的视频网站,色哟哟欧美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毛片,欧美狂猛专区,日本色区

司機闖紅燈送傷者就醫 獲救者11年后當面謝恩

2012-08-03-14:52[來源:德孝網][作者:管理員][瀏覽量:2216]

司機闖紅燈送傷者就醫 獲救者11年后當面謝恩

亞峰向丁春華深深鞠躬謝恩 

司機闖紅燈送傷者就醫 獲救者11年后當面謝恩

丁春華和袁愛軍一起觀賞袁愛軍父子送給她的“花木蘭”瓷盤 

 

        11年前的一個深夜,3名河南商丘人在南京郊外遇車禍受傷。危急關頭,經過的棲霞一飯店老板丁春華與伙計們停車營救,一路闖紅燈,將傷者送到鼓樓醫院。醫生說,如果晚9分鐘送到,重傷者就沒命了。3名商丘人后來與丁春華失去了聯系。11年來,他們最大的心愿,就是見到南京恩人丁春華。7月30日現代快報報道此事后,他們很快就找到了救命恩人。

  昨天,商丘人袁亞峰與父親千里迢迢趕到南京,向丁春華深深鞠了一躬,感謝11年前的救命之恩。

  現代快報記者 趙守誠/文 李雨澤/攝

  [當面謝恩,11年的心愿終于實現]

  昨天早上4點多鐘,袁亞峰與父親袁愛軍就從商丘市虞城縣家里啟程了,為讓他們順利與救命恩人見面,了卻11年的夙愿,商丘日報社專門提供一輛轎車,送他們來南京。經過約5個小時,父子倆抵達南京。經過棲霞大橋時,袁亞峰一眼就認出當年發生車禍的地方。

  “就是這個地方,那會橋上還沒有隔離墩,下橋后路中間才有隔離墩,我就是因為疲勞駕駛,才一頭撞上去的。”袁亞峰說,車子側翻后,父親就昏迷了,醒來時人已在醫院。“那天我們的大貨車下橋時側翻,丁阿姨的車準備上橋,在隔離墩另一側,她主動停車相救。馬路上車太多,她硬是站在馬路中間攔截住車流,讓自己的車掉頭過來,闖紅燈把你送到鼓樓醫院的。”袁亞峰對父親說。

  昨天上午9點多鐘,父子倆來到位于和燕路的丁春華的家。一進門,他們就給丁春華深深鞠了一躬,52歲的袁愛軍說,“總算見到恩人了。是你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要不是遇到你這樣的好心人,我早就沒命了。”

  一見面就鞠躬:

  “是你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送上“花木蘭”工藝品:

  “你就是我們心目中的女英雄”

  父子倆帶來一大堆家鄉土特產,他們還特地挑選了有關花木蘭的剪紙、刻瓷、書法等工藝品。袁亞峰說,虞城縣是花木蘭的故鄉,他們找到當地有名的手工藝人,趕制了這些禮品,并刻上恩人的名字。“你就是我們心目中的女英雄花木蘭,送花木蘭工藝品最合適,能代表我們的感激之情。”丁春華連稱不敢當,她高興地與商丘客人拉起了家常。袁愛軍拿出手機,里面有一張丁春華的照片,“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傳來你的照片,我就把照片存在手機屏幕上。11年了,我一直盼望見救命恩人一面,現在總算了卻一樁心病,我太激動了。”父子倆還贈送丁春華一面錦旗。

  大家聊起重傷員袁愛軍的傷情,袁愛軍說,當時他渾身多處受重傷,右側頭皮被撕裂,右耳全爛掉,左臂膀受到重創,傷及神經。幸虧及時送到鼓樓醫院,得到良好的治療,后來轉到老家醫院,治療3個月才痊愈。現在沒啥毛病了,只是右耳聽力減退。

  車禍發生在深夜11點半左右,丁春華昨天向獲救的父子倆感慨:“我們也叫有緣,那天我開車到下關白云亭進貨,準備返回時,與一輛貨車發生小碰擦,耽誤了時間,很晚才返回,碰巧半路上看到你們的大貨車側翻。要是早一點回去,也許就錯過了。”

  丁春華說,當時什么想法都沒有,就覺得要趕緊救人。事發路段地處郊外,夜晚來往的大多是過境的外地車,司機不熟悉路況,一般不會停車。“我對周邊道路和醫院都很熟悉,也沒多想,就招呼伙計營救了??吹綁涸谲囶^下的人頭上血直冒,知道他再不趕快搶救就要不行了,所以我就讓伙計小吳直接送到了鼓樓醫院。”

  丁春華的丈夫孫先生插話說,那天夜里她回家后,還念叨路上搶救重傷員的事。凌晨3點,擔心傷員帶的錢不夠,她還打電話過去詢問。第二天上午,她放心不下,再次打電話問人搶救過來沒有。“得知重傷員脫離危險,她才松了口氣,對我說,她算成功干了一件好事。”

  [回憶救援,感人的細節再次清晰]

  兩次打電話到醫院詢問

  得知傷員脫險丁春華才放心

  [掛念11年,南京的恩人從未忘記]

  每到過年,總要提起南京的恩人

  袁愛軍說,逢年過節,親戚們都要聚在一起吃飯,每次聚會都要聊起他在南京的那次重大車禍,親戚們會關切地問他身體恢復得怎么樣了。這時候,他總要提起營救他們的女老板,“那真是個大好人,她喊伙計開車送我去搶救,遺憾的是,我醒來時已在醫院里了,我一直沒有見過她,也不知她長什么樣。無論付出什么代價,我都要找到她,當面對她說聲謝謝。”

  得知找到丁春華后,袁愛軍當晚就想往南京趕,但“我妻子還搬出日歷,說8月3日是農歷六月十六的好日子,要我再等兩天,要在好日子再去南京見恩人。我說不行,與恩人見面的日子越早越好,我等不及了,今天天不亮就從家里趕來了。”

  聽了袁愛軍的一席話,丁春華眼淚直打轉。“咱倆今天見面就是緣分,哪天見都吉祥,只要你身體健康、平平安安就好。”

  記錄恩人信息的通訊錄,珍藏了11年

  昨天,袁亞峰還帶來了一個巴掌大的通訊錄,11年來,這個小本子他們全家人一直珍藏著。小本子里有一頁寫道,“小香港,姓孫,新港開發區小香港飯店。”下面一行記的是飯店老板的手機號碼,旁邊還寫著幾個字:“大師傅,姓魏”。

  袁亞峰說,這原是他叔叔的通訊錄,車禍發生后第3天,叔叔趕到鼓樓醫院。當時,叔叔撥通丁阿姨電話,通話后,在這個小本子上記下了丁阿姨的聯系方式,送傷員來醫院的有飯店姓魏的大師傅。“這是我們能找到救命恩人的唯一信息,這上面的手機號碼,我早就背熟了??珊髞磉@個電話一直打不通。”

  平時一家人念叨起遠在南京的恩人時,袁亞峰都會翻出這個小本子,并嘗試撥打電話,可惜都未能打通。他不知道,丁阿姨換了手機,這個號碼早就不用了。

  前幾年,袁亞峰還委托在南京打工的朋友幫忙尋找小香港飯店,結果發現飯店早已關門了。

  [善緣圓滿,愛心還在延續]

  南京恩人準備赴商丘幫扶貧困生

  了卻了11年的心結,袁愛軍父子倆昨天一直很激動。丁春華也十分喜愛這個敦厚樸實的河南小伙子,當即認袁亞峰為干兒子。袁愛軍父子一再邀請丁春華夫婦到商丘作客,“只要你們有空,我們開車來接。”丁春華說,她與老公都愛好旅游,今后肯定有機會到商丘去。“我們商量好了,請商丘日報記者幫忙找一個小學,我們準備批發一批文具圖書,帶過去送給家庭困難的孩子。這也算結對幫扶一把吧。”

  回應疑問

  為何11年后

  才尋訪恩人?

  袁亞峰說,車禍后經濟困難,沒條件來南京

  現代快報報道了商丘男子急切尋找南京救命恩人一事后,網友紛紛轉發。有人疑問,這事都過去11年了,為何現在才開始尋找?

  針對網上的疑問,袁亞峰解釋說,父子倆當初花了十多萬元購買了一輛大貨車跑運輸,當時沒有交強險,為了節省,他們也沒辦保險。出車禍后,車子報廢,拿不到任何賠償。加上父親重傷,東挪西借才湊足醫藥費。父親當年41歲,自己才18歲,下面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父親在醫院躺了3個月,家里面臨巨大的經濟與精神壓力。“與丁阿姨失去聯系后,我們也想到南京尋找??僧敃r家里生計困難,出趟門不容易,就拖了下來。”

  后來,父親痊愈了,父子倆都外出打工,有了一定的積蓄。找到南京的救命恩人,成了一家人最大的心愿。但當地通訊不發達,他們也不會上網。不久前,經人介紹,袁亞峰找到商丘日報社記者高會鵬,希望借助媒體找到南京恩人。

  丁春華的丈夫孫先生說,“車禍發生后,你們幾次打來電話,通過電話表示感謝,我們心里已非常滿足了,知道車禍后你們困難,不愿意你們為謝恩專門來南京一趟。后來幾個月,手機號碼也確實換了。經過這么多年,這事我們早淡忘了。”

  “你們忘了,我們可忘不了。”袁愛軍打斷孫先生的話,“丁春華是我的救命恩人,知恩不忘,我不能帶著遺憾離開這個世界,找到恩人是我們一家人最大的事情。”

  記者手記

  知恩圖報

  多久都不算晚

  11年前發生在南京的一場車禍,連出手施救者都已淡忘,可被救的商丘人卻一直念念不忘。近4000個日日夜夜,“見恩人一面”成為最大的心愿。終于,這一愿望在昨天得以實現。

  雖然和恩人的見面時間只有短短的4個小時,卻完成了11年的夙愿。離開時,他們的臉上,是那么的幸福、滿足和踏實。“如果不來這一趟,過年心里都不安生。”樸實無華的商丘農民,用這句大白話,彰顯了中國人最傳統的美德:知恩圖報。

  日常生活中,救急解困的好人好事并不鮮見,但是受助者能夠牢記心頭,無論多久也要找到恩人,確屬難能可貴。

  感恩之情,并不因歲月太久而淡漠;感恩之心,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昨天的會面,令11年前的施救者也時而淚光閃爍。對善舉的肯定,必然也會催生更多的善行、善舉,讓這個世界更加溫暖。 

 

本文鏈接:www.zhongguodexiao.com

                                                                                                              (責編:孫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