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注
本月已有八個孩子被忘在車里,至少5個死亡!不要讓孩子獨自留在車內
7月23日,陜西富平又發生一起5歲女童被忘車內事件,送醫后,孩子出現接近腦死亡的癥狀。
這已是7月份國內第8起被媒體報道的“兒童被留車內事件”。而今年以來,類似事件已至少發生12起,至少有5名孩子死亡。
▲富平女童(圖片來自網絡)
▲醫療人員正在搶救女童(圖片來自網絡)
據記者統計,這已是7月份國內第8起被媒體報道的“兒童被留車內事件”。而今年以來,類似事件在全國至少發生了12起,其中至少有5名孩子死亡。
記者梳理發現,在這背后,因幼兒園教師、司機等疏忽致幼兒被困車內悶死,相關責任人第一時間會被警方帶走,并被刑事拘留。但父母將孩子遺忘在車內導致幼兒被悶死的,基本上就是父母自責了事。記者分析近三年來被報道的21起類似事件,至少有10起事故是因為家長的監護失職。
大部分事情的經過總是相似的:車上有孩子的司機,在晴朗的一天,因為瑣事而分心,然后被轉移了注意力,將孩子長久地留在了車內。這樣的事情僅今年就有12起,至少有5名孩子死亡,貫穿初春和早秋。
今年7月7日至25日的十來天里,有8起類似事件見諸報端,這個月也成為三年來最高發的一個月,統計顯示,三年來,校車內發生上述事件的數量趨于減少,而家長(父母、爺爺奶奶、親戚)將孩子忘在私家車的事例則在增多。如2013年的6起事故,有4起發生在校車;2014年的3起全部發生在私家車;今年的12起中,有9起發生在父母的私家車內。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問卷網對1003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5.7%的受訪者身邊發生過因家長疏忽造成的兒童安全事故。
爭議遺忘孩子的家長 該不該被判刑?
盡管各類新聞報道一再提醒家長別再干這種馬虎事兒了,可揪心事依舊不斷發生。有網友因此表示,應該追究馬虎家長的法律責任。
在我國,一般認為由于家長的疏忽導致孩子死亡,家長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因為虐待罪和遺棄罪都要求行為人存在主觀故意,而家長因疏忽導致孩子在車內死亡的情況,顯然不具有主觀故意,所以不能追究其刑事責任。
相較于中國,國外的法律對此類事故采取了嚴懲當事人的措施。在美國,如有家長將幼兒單獨留在車內,將因觸犯危及兒童安全罪或刑事疏忽罪而被指控。美國紐約州甚至規定,由于父母或監護人疏忽造成兒童死亡則可能被控“過失殺人罪”,結果法律出臺十年來,兒童意外傷害的死亡率下降了29%。近年來,因此被起訴的人可不少。
“應該讓法律干預給家長們長點記性。”有評論這樣認為,如果說血的教訓頻繁到幾乎每年“例行公事”般的程度,那么是到了法律應該有所反應的時候了;如果說他人的血的教訓再慘痛,在某些教育者或家長眼里仍舊是事不關己,那么希望在“人人平等”的法律面前,所有人都能長點記性。
美國一名檢察官在起訴一對失職父母后說:“我們起訴這對夫婦,并非為了求得最長刑期來懲罰這對可憐人,而是為了聲明,同時也警告所有的父母,誰應該為孩子的死亡負道義和法律上的責任。我們希望通過此案告誡所有的父母,孩子是無比珍貴的生命,作為監護人,你需要也有義務采取所有的措施保護他們。”
而美國雖然有嚴格的法律保障,但依然未能阻止兒童被鎖車內事件的發生。據報道,美國每年有30名以上兒童因為被單獨留在轎車里而死于中暑。 也有網友表示反對,悲劇發生后,家長本來就已經很悲傷了,還要把他們送上法庭,是在傷口上撒鹽的“不道德”行為。
有評論者注意到,從今年以來有關事件的報道數量看,兒童被遺忘在私家車內的事件比例開始超過遺忘在校車內的比例,這和私家車數量的增長呈正相關,但是家長的安全意識卻沒有相應增長。
今年發生的兒童被忘車內事故●
4月1日 上海一位父親外出辦事,將19個月大的女兒鎖在車內數小時,導致孩子昏迷不醒,最終不幸身亡。結果:死亡
●
4月2日 四川廣安縣一所幼兒園年僅3歲的女孩炎炎,因坐幼兒園園長的車到學校沒被帶下,被關在車內長達9個小時的時間,最終搶救無效死亡。結果:死亡
6月27日
湘潭一名4歲男童被發現在自家車中身亡。死者爺爺稱,當時孫子跟著父母外出,回來時在車上睡覺。他們以為孫子還跟著父母,到了下午,家人四處找尋才發現孩子已經在車內身亡。結果:死亡
廣西南寧的一名男孩在一輛廢棄的私家車里被發現,而此時,男孩已經遇難兩天了。經初步認定,是男孩頑皮開車門進去車里,結果把車鎖住打不開窒息死亡。結果:死亡
7月7日 上海一商場停車場,一名4個月大的孩子被父親留在車內長達4小時。最終在群眾和警方合力下被安全抱出車廂。結果:被救
7月12日上午 山東沂水縣一名3歲女童被幼兒園園長遺忘在車內近10個小時,不幸身亡。結果:死亡
7月12日 浙江義烏一名開著寶馬車的母親不慎將近3歲的兒子鎖在車里,被人發現救下。結果:被救
7月14日
山東德州夏津縣交警大隊城區中隊的民警在縣城中山街巡邏,發現一輛白色捷達轎車違章停車,打算貼罰單時發現里面有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男孩被救出時,背心已全濕透。結果:被救
7月19日 浙江寧波一父親帶孩子出去玩,將孩子遺忘在車上。快遞員發現情況報警,民警將女孩救出。結果:被救
7月22日 貴州一奶奶去購物將孫子鎖在車內,事后發現鑰匙忘車里,竟步行一個半小時回家取備用鑰匙,導致孫子在車內被暴曬近2小時,全身汗濕哭到抽搐。結果:被救
7月23日 陜西富平5歲女童菲菲被爺爺奶奶留在車內睡覺,“想著天氣熱車內有空調”,等他們辦完事返回時,孫女已沒了意識。結果:搶救中
● 7月25日 哈市一位母親將18個月大的孩子獨自留在車內時,孩子不慎將自己反鎖在車里,慌亂中孩子的脖子又被安全帶纏住。所幸緊急時刻,民警砸碎車窗將孩子救出。結果:被救
實驗:曬1小時車廂從28℃上升50℃
夏天車子在露天外曬著,車內溫度到底會有什么變化?日前,鎮江市丹徒交警大隊民警做了一個實驗——將溫度計放在溫度只有28℃的密封車輛內的后排中間位置,采用延時拍攝的方式,記錄陽光直射下車內的溫度變化。一個小時后觀察,車內溫度已飆升到50℃。另有實驗證實,像最近這幾天的午后1點左右,當室外氣溫達35℃時,陽光照射車子僅20分鐘,封閉車廂溫度就會突破50℃,之后溫度還在不斷持續上升。
(左圖為實驗前,顯示車內溫度只有28℃;右圖顯示,一小時后車內溫度已經飆升到了50℃)
據了解,人的基礎體溫維持在36.2℃—37.2℃左右,皮膚溫度一般要低于體溫0.5℃,而當環境溫度超過30℃時身體就會開始產生熱覺,人體的汗腺開始啟動,通過出汗來散發體內的熱量,如果體溫超過41℃就會出現意識模糊、昏迷等癥狀。
當汽車里的溫度不斷上升時,被困在車里的孩子就會出現煩躁、大汗,繼而出現水電解質的紊亂,這時候小孩就非常難受,然后越難受就越掙扎,越掙扎就消耗了體力,在加上汽車里的門窗緊閉,空間比較小,容易缺氧,那么小孩的心率會加快,血壓升高,而兒童的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不如成年人,容易很快出現昏迷甚至于死亡。
四項建議
將孩子單獨留在車內,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行為,值得引起每一位家長的注意。為此,江蘇交警向家長們提出四項防范建議,希望家長們能夠重新反思自己的安全常識和底線,但愿“常識性悲劇”不再上演。
【一】不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內
不讓年幼的孩子單獨留在車內,即使短時間離開也不能。養成在鎖門和走開前,查看車內(前后座)的習慣。此外,隨時鎖好后備廂,防止孩子鉆入發生意外。
【二】教會孩子一定自救技能
對懂事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教孩子嘗試使用車內開關,或在車內配置一些安全錘、扳手等物品,教孩子一旦被困如何使用。如果是電子鎖或孩子太小,無法打開車門,可以教他們使用危險報警閃光燈并嘗試鳴按汽車喇叭。
有時,為防意外,家長們還可以事先準備一張A4大小的白紙,用較粗字體在上面注明“我需要幫助”的字樣,并寫明家長電話,以引起路人的注意以便施救。
【三】第一時間救助孩子
如果遇到孩子被鎖車內,盡量保持冷靜,不斷安撫孩子情緒,及時打開車門。如果一時找不到車鑰匙,應毫不猶豫砸碎車窗玻璃,可以選擇從車窗左右前角未貼膜的地方敲擊。砸車窗時,不要直接敲打面對孩子座位的窗,因為玻璃碎片可能傷到孩子,工具也可能直接敲到孩子身上。 此外,時間允許還是希望家長們報警求助,讓專業救護人員來操作,等孩子救出后以最快速度送往醫院。
【四】選擇適合的車膜顏色
在選擇車窗貼膜時,盡量不要貼前鏡面反光膜,也不要貼顏色太深的膜。萬一孩子被困在車里,別人也好及時發現,救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