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注
歲月漸行漸遠,有一種警醒卻不曾忘記。68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戰敗投降。隨后在美軍的監督下銷毀各種武器,并于憲法聲明:不擁有軍事力,不參加戰爭。不能忘記這一天,是一種對歷史的深深緬懷,飽含著對無數英烈深沉的追;更是對現實和未來的深刻啟迪,從災難中奮起,在奮發中圖強,永遠不讓任人欺凌、國土淪喪的歷史重演。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歷史的光輝一頁。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中國戰場長期牽制和抗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主要兵力,殲滅日軍150多萬,占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傷亡總數的75%以上,對日本侵略者的徹底覆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中國軍民為此付出了傷亡3500多萬人、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的巨大代價。
戰爭勝利后,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對納粹德國戰犯的審判,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以及中國、蘇聯等國家的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使發動侵略戰爭、雙手沾滿各國人民鮮血的罪魁禍首受到應有的懲處,伸張了國際正義,維護了人類尊嚴,代表了全世界所有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民的共同心愿。
勿容置疑,正是中國軍民持久而頑強的奮戰,摧毀了日本法西斯稱霸世界的狂妄夢想。這是近代100多年以來,中華民族反抗帝國主義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全面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中國人民最終洗刷了自甲午戰爭50年來屢遭日寇欺凌的恥辱。
偉大的抗日戰爭,喚起了全民族的危機意識和使命意識。在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像抗日戰爭這樣,民族覺醒如此深刻,動員程度如此廣泛,戰斗意志如此頑強。它時刻提醒著我們:實力是一個主權國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提和基礎。弱國無外交、弱國無國防。沒有強大的綜合國力,就不能夠在戰爭年代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安全、在和平年代爭得國際競爭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歷史是一面鏡子。從歷史的苦難中走來的中華民族珍愛和平,是因為深知今天的和平發展環境來之不易。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日本軍國主義在和平年代仍然陰魂不散,尤其是日方去年9月宣布“購買”釣魚島、實現“國有化”,挑起爭端后,中日關系已呈惡化趨勢,有關責任完全在日方。
日本鷹派政治家安倍晉三去年還發表“侵略定義未定論”,推進修改和平憲法,其內閣成員參拜靖國神社,拋出“慰安婦合理說”。中國和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應保持高度的警惕!只有尊重和正視歷史,才能贏得未來,中國人民決不會允許國土和權益被肆意侵占的歷史再次重演!
落后就要挨打,這是中國人民從近代以來屢遭外來侵略的悲慘經歷中得出的刻骨銘心的教訓。今天,中華民族的發展正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征程中,弘揚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實現我們發展目標的可靠保障,也是我們紀念抗戰勝利68周年的根本意義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