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注
8月起,每天上午11時到下午2時,西安城內雙仁府街都會有個22歲的秀氣女孩,穿著橘紅色馬甲在打掃衛生。
“怎么會有這么年輕的保潔員?”女孩晴晴(化名)的到來,讓街坊鄰居們議論起來。
其他保潔員:看到娃穿著雨衣掃啊拾啊,我眼淚都下來了
“這個女孩剛來時,我們還以為是來體驗生活的。”家住雙仁府街的趙大媽說,“看到白白凈凈的女娃娃在掃馬路,我覺得心疼。后來問了才知道,娃是幫她爸干活的。”
街坊鄰居因為晴晴,也認識了晴晴的父親李師傅,他在這里掃馬路已經多年。“有時候能看到李師傅來接女兒回去。能有個這么懂事的娃,真讓人羨慕。”“這孩子真行,一個月從不間斷。只要是她爸的班,她早早就來掃。”李師傅的同事楊養利說,晴晴從放假開始就來到雙仁府街替爸爸干活,現在已經快一個月了。“我從沒見過娃偷懶。前幾天總是下雨,有天中午上班時下著大雨,看到娃穿著雨衣掃啊拾啊,我實在憋不住,眼淚都下來了。”
附近居民說,也看到了小女娃在大雨天掃街的情景,不少人還議論說:“以后這街面咱可要好好保持啊。”
掃街女大學生:如果不是我要念書,爸爸就不用干那么重的活
“我娃懂事我知道,看著娃吃苦,我也心疼。”李師傅說,他老家在商州,老伴有病身體不好,家里唯一的收入便是自己做保潔員的薪水。女兒晴晴2009年考上西安工業大學。為供孩子念書,他又找了份零工,趁著孩子放暑假,在社區便民回收站搬運廢品,而懂事的女兒就替他在白天加班時掃掃街。“不管有多苦,娃今年的學費攢夠就好。供閨女讀書,干活有力氣。娃念書念到啥時候,我就供她到啥時候。”
據北院門保潔公司經理蔣光榮介紹,老李是他們這里的夜班保潔員。因為人手不夠總需要加班,值完夜班,有時白天也要加班。為了多掙點錢,老李就把白天加班的工作交給了女兒。
“我爸太辛苦了,他都五十歲了,還要干重活。如果不是我要念書,爸爸就不用干那么重的活……”接受采訪時,晴晴提起爸爸嗚咽著說,“我爸在山西煤礦干活受過傷,本不該當搬運工的。那活太累了,都是因為我……”
晴晴說,她今年大三了,明年就可以畢業,雖然心里還想讀研究生,但實在心疼爸爸的身體,“如果畢業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我就可以養家了。”
保潔公司經理:寒暑假常能看到大學生幫父母掃街
“8月25日,娃下午要去學校報到,上午還在幫她爸做飯,中午還去掃了一會兒地。看時間來不及了,才趕緊回學校。”楊養利說,在北院門保潔公司,像晴晴這樣的孩子還有不少,“我們這里一共300多個保潔員,就靠每個月960元薪水供出了20多個大學生,其中還有兩個研究生。”
“有時我干完活回北院門環衛工宿舍時,還能看到其他的大學生,他們也是來幫父母干活的。”晴晴告訴記者,剛開始自己穿上環衛服拿著掃把清潔馬路,心里也有些不自在。“有家便利店的店主還問過我,會不會覺得不好意思?我只是笑笑。后來看到還有其他同學也都在幫父母掃街,慢慢就放開了。”據蔣光榮介紹,每到寒暑假,片區大街小巷總會出現大學生保潔員,“前幾天還沒開學,我們這有五六個學生娃來幫父母干活。娃們不容易,環衛工人更不容易。”
實習記者 靳鴿 本報記者 何杰
編輯說話
孩子,你真的很優秀
子女力所能及地替父母做些事情,本來并沒有什么。晴晴之所以受關注和好評,是因為當前在一般的城市家庭,孩子除了學習這個主要任務外,很少參與家務勞動。加之社會對體力勞動的偏見,一些孩子甚至看不起體力勞動者,更別提替父母去掃馬路了。可作為一名女大學生,晴晴很坦然地做這些事情,和她一樣的保潔員子女,有不少孩子也在默默做著同樣的事情。這些孩子讓我們看到了勤勞、孝道等傳統美德的傳承。目前,晴晴還沒有勇氣讓老師同學知道自己的真實姓名,孩子有顧慮我們可以理解。但我們想告訴這些孩子,你們真的很優秀。
看了這則報道:她的年齡只不過比我大幾歲,卻那么的懂事,替父親掃街,對于同齡的孩子來說,這個是有關面子的問題,因為畢竟長這么大,我真的沒有見過年齡這么輕的就在大街上掃地,這真的是我第一次見吧。或許我真的欽佩她。想想自己,或許覺得這個 是恥辱的事情。我真的做不到這些。謝謝你讓我懂得這些。
本文鏈接:www.zhongguodexiao.com
(責編:孫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