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注
—歸國華僑葉阿林獨創新浙派風情畫紀實
序:有人說葉阿林是歸國華僑中的佼佼者,源于他在泰國四十年風雨傳奇;還有人說葉阿林是著名的收藏家,卻源于其擁有數億傳世珍品。而我說在此之外,他是一位道地的著名書畫家。
初見葉阿林 心智愉悅驟開
在忽然而至的透雨瓢潑中我與主流媒體資深女士徐秀麗主任一起,專程驅車拜訪了歸國華僑著名的浙江新派書畫家葉阿林先生。透亮的畫室透徹的心情照面,鋪就了零距離的透心分享。無拘束的話題,引出了暢快淋漓的交談內涵。靚妝素服的葉阿林夫人適時平淡的加入,使大家漸次打開了內心宅邸明快的大門。一股股率真、陽光、恬闊、豁達的透悟,將我們丟入到了相識恨晚的后花園去分享知心給出的甘甜玉液。和葉阿林夫婦交談是一種心靈沁出的享受,因此我與徐秀麗主任的心都被熏陶的幾將陶醉起來。
舉目靜觀其畫室四周懸掛的作品,琳瑯滿目。從字畫的交錯里可以看到葉阿林筆耕不輟的縮影,尤其是那些被“雅正”的作品更是顯露出認真與清秀的仔細。從中折射出他與人相交的坦誠,我似乎找到了他擁有眾多高層領導關愛的真諦。當看到先生與他們的合影時,我的猜測有了明晰答案。這應該是先生不鞠躬自傲品格的印證,是他做人先行天下的寫照。我此時讀懂了他安命立身之道,了解了文化對提升其素養的推力所在。
浙江風情 中國畫風
葉阿林(葉盛林),浙江義烏人,泰國籍華人著名書畫藝術家。幼時酷愛寫畫間或舞文弄墨似有成癖的魔修上身,少時他便癡迷般地遁入了潑墨揮毫的洗練中不可自拔。16歲他悄悄離開了舊宅到寧波港,只身一人踏上了去泰國謀生求藝之路。他干苦工掙錢勒肚皮攢下積累,開了一家為闊夫人畫肖像的畫室。而后實現了自己上學求藝的夢想。1974年又率先成立了泰國首家華人畫院,在泰國社會各界引起了經久不衰的中國文化震動波。中國,葉阿林為更多的人所知曉。
旅居泰國40年的風雨人生,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中國心和對浙江家鄉山水風情的眷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從摹仿、借鑒轉變為敢力破浙江派遠山平水、緩坡疏林的傳承,以作品的魂魄和自已的氣概打造出了“境界寬闊,筆墨凝重”的獨特風格。一發不可收拾的葉阿林,居然躍為了世界級華人著名書畫家和顯赫有名的收藏家。
葉阿林的山水畫多畫些小山竹樹和疏村遠岫及休閑文人等,表現出了天真意遠且真實表達了江浙的風景特色。他從小生長在浙江中部,喜歡去大山深處及名勝古跡實地寫生。他將層巒陡壑和老樹虬松山谷河流等鋪入作品,彰顯出復制自然高于現實的全新創意。具有高度藝術性,自成一體別開生面。
自由一體 渾然天成
葉阿林從摹仿、借鑒轉變力道使造化之筆,怡然自得地打破了浙江派那舊有的習俗傳承,形成了獨具自身“境界寬闊,筆墨凝重”元素打造出的文化標識。因此他的繪畫作品,既靠前拈來了元人超雋的意境,又借鑒引申了宋人精密的特點。從其作品中我在丟舍雜念的后退中,看到了那莊穆嚴謹所裹就出的樸實與恬潔。他的山水畫用墨精準簡約有嫌貪吝,卻少有粗筆深墨的鋪張。作品中的精細之筆處處可見,使空靈中規中矩。有智者撰文認可其作品是“靜謐于寓深秀,結構出一派純凈。幽曠而又峻逸雋永的意境,給人以品味無窮的審美感受。”當是非常正確的客觀評價,中肯透隱著贊許青睞。
他雖無師無門,但又能"于極瘦削處見腴潤,極細弱處見蒼勁,雖淡無可淡,而饒有余韻",重視精神氣質,靈活地學習他人之長,而不落入藩籬,所以作品富有獨特技法,充滿生活氣息和創造精神,是名副其實的新一代浙江風情畫派創始人。葉阿林目前已享譽海內外,名滿東南亞,多次受邀參展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及緬甸等國。
往日蒼桑風雨動 偏執文化有真情
葉阿林在繪畫的同時,還喜愛擺弄古董或陶、瓷、銅、紫砂、玉器、珍貴名人名家古字畫和家飾家具及奇石異物的收藏。在泰國的“沙拉亞”他買了50畝地,建起3幢大型倉庫,用于擺放收購來的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他收購這些文物時間跨度達20多年,耗資愈30億元人民幣。被業內人士稱為“中國海外流失文物民間收購第一人”, 實在是功不可沒!可見其赤子之心的真切。
在外漂泊了近40年的葉阿林2010年回到漸江義烏老家定居,他帶回了多半生的蒼桑,也帶回了一代人的傳世瑰寶。2013年初他欣然接受了受聘出任北京財富翰墨書畫院首席副院長,他表示:將努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創新時代精神,積極探索中國畫和新浙江派風情畫技藝內涵。表現大自然與環境的律動及其和諧的廣博厚愛。我們說書畫大師吳冠中、范曾從法國歸來成了一代宗師盛名享譽了海內外,那么曾在國外功成名就的葉阿林現回國發展亦會名動天下譽及九洲。
葉先生對浙江派風情畫的歷史沿革,了如指掌。他飽含激情地詳細介紹了中國繪畫藝術的門類后,向我們講解了主流體系中的浙江派。他說:浙江派源于中國明代繪畫流派,其開創人戴進為浙江人氏。就有了浙江為一派的先期進入性的占有和榮耀名揚天下的盛譽。戴進連同吳偉、張路、蔣嵩、汪肇等人,同受南宋院體山水畫的影響。他有別于浙派繪畫另個重要旁支——江夏畫派,其代表人物是江夏(今屬湖北武漢)的吳偉。
我對中國繪畫流派和浙江畫派的歷史聆聽于心,有了種即刻直身站立頓生出肅然起敬般的仰慕。葉阿林他提高聲調且稍許動容地講,而后出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新浙派畫家,創新了浙派技藝。重點表現在沿遠山平水、緩坡疏林的題材傳承著,或彰顯著粗獷霸悍,張揚外露的習氣享譽天下。獨領風騷的人物當推潘天壽、陸儼少,他們成為了處于新浙派金字塔塔尖上的畫家。再后的周昌谷的《兩個羊羔》和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作品曾轟動了國內外畫壇。他二人分別成功地詮釋了中國書畫的傳統秉承與現代創新于弘揚間的關系,不僅對于新人物畫,而且對于新山水畫、新花鳥畫的創新也具有相當積極的啟示意義和推動作用。
拓補內涵廣博曉 綴名書壇聞者多
在葉阿林的頭上,被冠以了眾多頭銜: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世界華人書畫家收藏家協會董事長(會長)、中國國際書畫家協會會員、浙江中國山水畫一級畫師、中國山水花鳥畫一級畫家、浙江省書畫委員會會員、泰國及國際文物收藏家、鑒定專家。葉阿林參加的“和諧中國”海峽兩岸書畫作品巡回展,于2010年6月6日在重慶涪陵體育館隆重舉行。中央統戰部原副部長田鶴年、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張榮恭、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陳萬志等出席開幕式并分別講話。該巡回展舉辦成功的同時,讓葉阿林又次以作品與實力享譽了海內外。
來自海內外30余家新聞媒體的記者聚焦涪陵, 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臺灣中國時報、香港文匯報、香港商報、環球旅游頻道、《中外交流》雜志、重慶日報、巴渝都市報、巴渝傳媒網等。
因此說葉阿林的風情畫堪稱新浙派的創始人,一點也不為過。從他的作品中可見到:精細之中見闊略,縝密之中有沖淡的獨到。他的山水風情畫將唐、宋、金碧山水的濃艷和元明淺絳山水的淡雅自然結合一起,顯示出了先生傳統功力的深厚。將個秀美清新、典雅舒暢的天然混成展現,因此有了業內人士認可,有了各界人士的熱評如潮涌的風起。葉阿林除去專心繪畫外,正在潛心研究中國文化與書畫藝術的理論研究。他將在文化的自由王國里,走向輝煌的必然。因此說收藏葉阿林先生的作品,定會價有所值。
(主編:資深記者徐秀麗、劉英麟)
2013年6月8日
作者徐秀麗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