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注
時間:2013年6月16日 晚上8:00 地點:身影在線訪談群 主持人:白翎 來賓:韓仲義 【先鋒人物介紹】 韓仲義,男,漢族, 1935年,出生在河北省青縣一個貧瘠的小村。中國作協會員,河北省作協會員,滄州醫學院高級講師、副校長、學科帶頭人,離休干部。從小酷愛文學,從上世紀60年代起,在報刊上發表小說、散文、科普作品幾百篇,先后有20多篇作品收入不同選集里,其中多篇獲各種獎項。從上世紀80年代起從事長篇創作,先后出版長篇小說、報告文學、紀實文學12部,六七百萬字。他從醫從教40余年,在醫學刊物上屢有論文發表,兩次編寫出版全國統編教材《診斷學基礎》,三次獲省地科研獎,兩度榮獲拔尖人才稱號。 白翎:先鋒人物,榜樣力量。我是主持人白翎,歡迎坐客大器晚成的作家韓仲義先鋒人物在線訪談欄目! 韓仲義:主持人好!在線訪談的所有朋友們好!很高興受欄目組的邀請,和大家共同交流和學習。 白翎:我早就聽說在河北省出了一個大器晚成的作家,熱情開朗,溫文爾雅,言談話語間把學識、睿智和自信傳達給別人,顯示出他對人生、事物的細致觀察和深刻理解,舉手投足間透著文化、修養的良好氣質。不知道他實際年齡的人,誰也不會把他和一位耄耋老人聯系在一起。更讓我驚訝的是他自身卻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和醫學教授,他在醫學科研與教學、寫作兩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大業績,這個作家就是老師韓仲義。老師,首先,我想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從醫從教寫作的經歷和取得成績。 韓仲義:其實沒有什么,我是一個沒進過大學門的人,憑著自己多年的執著取得一點成績。簡單地說一下這些年在醫學教學科研和寫作上的一些收獲吧。我參加工作前,只斷續上過幾年小學;參加工作后,憑著一顆感恩的心和百折不撓的毅力,刻苦自學,頑強拼搏,取得驕人業績! 救死扶傷,治病救人,這是醫者的職業道德,但是如何培育出合格的醫務工作者,這卻是醫學老師的神圣職責。多年來在教學這個崗位上我兢兢業業付出、講學,并撰寫了許多醫學科研論文。我從醫從教40余年,是滄州醫學院高級講師、副校長、學科帶頭人。在醫學刊物上屢有論文發表,兩次編寫出版全國統編教材《診斷學基礎》,三次獲省地科研獎,兩度榮獲拔尖人才稱號;培養過無數醫學、檢驗技術人才。 有的人常和我說,你的這些成就已經夠嗆眼了,異想不到的是,都50多歲了,一不留神又成了知名作家。 其實,我從小就酷愛文學,從上世紀60年代起,在報刊上發表小說、散文、科普作品幾百篇,先后有20多篇作品收入不同選集里,其中多篇獲各種獎項。從上世紀80年代起從事長篇創作,先后出版長篇小說、報告文學、紀實文學12部,六七百萬字。 白翎:韓老師好,聽你講述這些,分享著你在醫學教育和寫作領域取得巨大成就,我想請你再介紹下你在寫作上的代表作都有哪些以及這些作品的反響。 韓仲義: 1987年,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作品《悠悠總統夢》;1988年,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作品《赫赫中州王》;1991年,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作品《凄凄延慶樓》;1992,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作品 《蕭蕭華亭淚》, 一以上4部已4次印刷,累印20多萬冊,第4次改版時分別更名為《馮國璋》、《曹錕》、《吳佩孚》。2005年, 長征出版社出版報告文學《閃光足跡》; 2008年,長征江版社出版紀實文學《輝煌歷程》;2009年, 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現代小說《水晶女兒心》;2010年,文史出版社出版紀實文學《世紀回眸》;2010年,長江出版集團出版作品《亂世權魔段祺瑞》; 2010年,長江出版集團出版作品《草莽英雄張作霖》;2011年,文史出版社出版紀實文學《百年屈辱錄》;2012年,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月落寒窗一我作品選》等發表作品,總共6、7百萬字。 說起反響,我就用我作品的獲獎情況來說明下吧。 1990年,長篇小說《悠悠總統夢》獲河北省作協第二屆金牛文學獎;1991,長篇小說《凄凄延慶樓》獲河北省作協第三屆金牛文學獎 ;1998年,長篇小說《蕭蕭華亭淚》獲中國作協、文藝報一等獎;1999、中國文化信息協會l等獎 ;2004年,散文《繼母情深》獲新開元詩文研究會優秀獎 ;2010年,中篇小弟《月落寒窗》獲首屆全國小說筆會三等獎; 2010年,散文《一面殘鏡》獲第二屆“羲之杯” 全國詩書畫大賽一等獎; 2011年,散文《樹祭》獲“華夏情”全國詩文大賽一等獎; 2011年,散文《 幽幽白玉蘭》獲“祖國好”語文藝大賽一等獎;2011年,中篇小說《忘年戀》獲第二屆全國小說筆會二等獎。 白翎:我看資料,知道由于你出色的文學成就,在你年過半百時成為省作協會員,又在近花甲年齡加入中國作協并得到了一些專家學者的認可,老師是這樣的嗎? 韓仲義:1988年,我53歲加入河北省作協。1993年,我58歲加入中國作協。省內外作家、評論家對我的長篇進行過3次討論,《人民日報》、《河北日報》、《文論報》等報刊發表評介文章20多篇。評論家一致認為,作者從恢宏的氣勢,生動的筆觸,生動地刻畫了馮國璋、曹錕、吳佩孚、段祺瑞、張作森等一大批北洋軍閥人物,是難得的一套現代史教育教材,填補了省內相關題材的空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 白翎:聽你的講述,我就一直有個疑問,你沒有進過高等學府,那么,是否在你的周圍有一種厚重的文化氛圍,或者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促使你走進文學殿堂的呢? 韓仲義:1935年,我出生在河北省青縣一個貧瘠的小村。還在我蹣跚學步時,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破我的童貞,自此,我在刀光血影中掙扎,在顛沛流離中生活。 我們這個百八十戶的小村文化氣息比較厚重,解放前出過秀才、舉人和將軍;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十幾位青壯年參軍參政,不少人擔任領導職務;建國后,更有不少人考上中專、大學、研究生,其中不少人晉升高級職稱,縣、廳、副省級領導職務…… 我的父親師范學堂畢業,是一位執教終生的老師,文學造詣頗深,經常吟詩作賦,談古論今。我有幸跟隨父親上過幾年學,父親的古典文學講得風生水起,余音繞梁,使我受益匪淺。我的祖父雖然沒有文化,但滿腹経綸,樂觀豁達,他總有說不完的故事講給我聽。因此,我從小受到傳統文化和文學的熏陶。 日偽統治時期,學校升日旗,學日語,推行奴化教育,我父親毅然辭教,回家務農。父親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在父親指點下邊勞動,邊刻苦自學。四書五經、古文釋義、唐詩宋詞、四大名著,他廣泛涉獵,如醉如癡;什么“大八義”、“小八義”、“陏唐演義”等通俗讀物什么都讀。只要一書在手,便達到廢寢忘食、出神入畫的程度。這些書令我眼界大開,陶冶了我的性情,給予我豐富的文化素養,為我后來的寫作打下堅實基礎。我感情豐富細膩,看書、聽書、看戲,都能達到心馳神迷,身臨其境的程度。感情隨著書中、戲中人物的悲歡離合,成敗榮辱而跌宕起伏,時而潸然淚下,時而歡欣雀躍……在藝術熏陶下,我暗下決心:有朝一日我也寫書! 白翎:據我所知,當年,你是一個懷著感恩心、全心身投身革命的熱血青年。那么,請老師介紹下你參加革命的具體經歷吧。 韓仲義: 那是1947年秋的一天,一支解放軍挺進部隊進駐該村。戰士幫老鄉出豬圈、掃街道、清垃圾,小村煥然一新。戰士號房時,把“三連二排”寫成“三連二非”,把“指揮部”寫成“只會部”。我用粉筆清筆正楷一一改正過來。我的舉動被過路的一位首長看到,他牽著我的手把我帶到指揮部。那是我才知道他是政委,叫韓根在,是一位十幾歲參加革命的老紅軍,當時只有30多歲……我心里既忐忑又興奮。首長拿出紙筆,出題讓我寫字,我不假思索地寫出答案。那首長又問,目前形勢和今后任務是什么?我囫圇半片侃侃而談,逗的首長和同志們哈哈大笑。后來我們成了忘年交。首長給我講革命形勢、黨的宗旨……親切的話語似甘霖滴進我幼小心田。首長沒有居高臨下,沒有頤指氣使,一個馳騁疆場的“大人物”,如此器重我一個乳臭未干的毛孩子,這不僅是一種關愛,更是一種信任、平等與尊重。在我幼小心靈里,播下對共產黨人,對革命深深的愛;開拓了我的心智,滋養著我的良知,為今后做人做事奠定良好基礎。 由此,我常來到部隊,幫戰士號房子、借東西、貼標語、抄宣傳品……我是個熱情開朗,思想活躍的人。從少年時起就表現出組織、文藝才能。我曾帶領一支“部隊”,“制槍造炮”、出操跑步、端崗樓、拿據點,搞得風生水起;我曾帶領同學貼傳單、發表演講、演活報劇,自編自導自演小節目,在緊張的戰爭之余,博大家一笑,調節一下枯燥的軍事生活。 白翎: 我聽說你的熱情和能干,卻沒能打動了那個政委破格同意你參軍的要求?那你是怎樣走進革命隊伍的呢? 韓仲義:說來話長。當時我要求參軍,立志做政委這樣的人。他卻笑道,你還小,部隊行軍打仗你吃不消,你好好讀書,多學知識,等全國解放了,我派人來接你。首長說,是珍珠總會發光的!部隊開抜時我哭了。 半月后,我收到韓政委一封信。一個少不更事的孩子,一個封閉的農村少年,能收到一位“大人物”的信,其興奮、激動、自豪可以想見。這仿佛是一封天書,鼓勵他好好學習,一心向上,為建立沒有階級、沒有貧困,平等和諧的新社會而奮斗!全國就要解放,一個嶄新的新中國就要誕生了……這封信我揣在懷里,放在枕邊,夾在書本里,看了一遍又一遍。時隔幾十年,信中的話語依稀記得。 我渴望快快長大,渴望來信來人。我到處打聽部隊下落,聽到的是噩耗:那支部隊開赴前線不久,與幾倍于己的敵人遭遇,韓政委帶領敢死隊,掩護大隊突圍,大隊安全脫險,敢死隊終因寡不敵眾,韓政委等壯烈犧牲…… 聽到噩耗,全家人痛哭失聲,為失去一位親人、好人而悲痛。韓政委像一盞燈,照亮我的心地,開啟了我的心智,萌發了我向往光明、追求光明的沖動。 韓仲義:1949年3月,剛剛14歲的我,背著小包袱,穿著有生以來第一雙“千層底”,跨進冀中八分區大眾醫院的大門,與醫學結下不解之緣。行前母親說,韓政委們為我們犧牲了,我們要活得像個人樣子。父親說,共產黨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手里拿的都不如國民黨,為什么能打敗國民黨?因為得人心者得天下。去為黨工作吧!多年來,有一首歌經常縈回在我的耳畔:黨呵,親愛的黨,你用乳汁把我喂養大,教我學走路,教我學文化…… 白翎:一段投身革命的經歷讓人深深的感悟,共產黨是人民的貼心人。這些經歷想必都對后來你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那么,韓老師,我想沒有受過系統文學教育的你,闖入文學之路并非坦途,請你談一下你是如何刻苦自學成為知名作家的? 韓仲義:我參加工作后,面臨著既學文化,又學技術,又兼顧學文學的多重壓力。一種使命感,欣快感,報恩感給我注入無限活力,工作任勞任怨,學習勤奮刻苦,一有時間我就手不釋卷,抄抄寫寫,不幾年大本的筆記積累半尺多厚。建國初期,為提高干部文化素質,各地區開辦業余干校。我積極參加如饑似渴地學習,從不缺課;趕上值班不能到課,我總要想法補上。就這樣補習到高中一年級(可惜1957年停辦),門門功課名列前矛。這期間,醫院領導多次派我外出進修學習,我不負所望,帶著優異成績回院,開展新項目,傳授新技術,把一個設備簡陋、人員素質低下的科室,打造成一流科室。我開辦培訓班、招收進修生、巡回講課,為全區檢驗界培養人才。 與此同時,我并沒有放棄我所鐘愛的文學,在我拼命學文化、學技術的同時,利用業余時間廣泛閱讀中外名著。我抄寫大量警句、佳句,寫了不少讀書筆記。我酷愛電影,來滄州的新片幾乎每片必看,回家后整理成筆記。我口袋里總是裝著小本本,隨時隨地把“靈感火花”記錄下來。晚上睡覺,枕邊放著紙筆,一夜不知開幾次燈,把瞬間靈感記下來,久而久之,這種“靈感隨筆”記下幾十本! 有耕耘必有收獲。從上世紀60年代起,我開始發表作品。由于我的小說樸實生動,清純雋永,河北電臺、天津電臺時常廣播,有的編成評書在電臺播放。 正當我躊躇滿志,信心百倍在文學路上攀登時,“文革”開始了。我被扣上“白專典型”、“一本書主義”、“利用小說反黨”等大帽子,抄家、批斗、蹲牛棚,發配苦水沿邊……我心灰意冷,百念俱灰,從此,十幾年沒有動筆。 白翎:可以想象,韓老師,那個時代已去,聽說二次解放使你青春煥發,決心一搏。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后,你雖然年齡大了,但學習依然不間斷,用堅強的意志力精心做學。 韓仲義:是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政通人和,萬眾歸心,我好戲連臺,精神煥發。我平反、提干、晉職稱,父親的錯劃右派得到甄別。我決心在有生之年,為黨和人民做出應有的貢獻! 我殫精竭,廢寢忘食的工作、學習,除繁瑣的行政工作外,還擔任幾門課程;為使全區檢驗水平上臺階,我開辦檢驗班、進修班;我寫論文、編教材、搞科研,頂著壓力,組建衛校醫院,部分地解決了學生見習、教師實踐的難題。也部分地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的問題。 白翎:韓老師,你工作忙又要顧及教學和專業科研,卻創作出那么多作品,你是怎么擠時間進行文學作品創作的,一定有許多感人的例子吧,可以談拿一下嗎? 韓仲義:雖然工作壓力大,但我沒忘記業余創作。在寫了一些中、短篇之后,向長篇小說發起沖鋒。經過縝密思考,我選定近代史上一個著名人物一一民國大總統馮國璋。他是滄州人,出身破落地主家庭,做過小工、馬戲團小丑,26歲從軍,當過伙頭軍、戈什哈,憑著忍辱負重,狡獪圓通步步高升,成為權傾當朝封疆大吏、“北洋三杰”之一,直至代理大總統。我決定寫他! 我是個雷厲風行的人。我利用寒暑假,不辭辛苦,先后自費3次到馮國璋的家鄉、北京、天津等地采訪,很快完成初稿。正巧北方文藝出版社主任編輯來滄約稿,我以動人口才,繪聲繪色把書的內容娓娓道來,編輯深受感動,欣然接下這部書,答應為我請創作假,但被我拒絕了。因為單位對我,早有“不務正業”的議論,我決心利用課余工余時間來完成這部長篇。 那些日子,我邊工作邊寫作,一共用了8、9個月的純業余休息時間,這部44萬字的書稿一一《悠悠總統夢》完成了!更讓我欣喜的是小說順利通過三審,1987年11月小說出版了!首印l.7萬多冊,在省內外引起廣泛影響。 白翎:由衷的祝賀老師。成功讓你信心倍增,從那以后,聽說你便制定出寫作計劃,用努力和辛勞不斷趨近你的更高目標。能舉個例子說一下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嗎些? 韓仲義:《悠悠總統夢》出版后,責任編輯再次來滄,問我有何寫作計劃? 我認為,與春秋戰國諸侯割據,群雄爭霸的局面相似,北洋軍閥也是一個特殊歷史時期。清廷衰微破敗,列強虎視眈眈,革命風生水起,反清滅洋運動風起云涌,封建余孽負隅頏抗,大小軍閥擁合離拒,兇終隙末,組成一幅光怪陸離、波譎云詭的歷史畫卷。北洋軍閥雖然禍亂中國僅l7年,但給中國造成深遠影響。這段歷史有必要讓人了觧、記取和警戒。 馮國璋、曹錕、吳佩孚是三個直系大軍閥。完成馮國璋的創作后,決定寫曹錕、吳佩孚,形成一套“直系軍閥系列”。我的構想得到出版社認同。為減輕我的壓力,也為盡快完成出版計劃,出版社再次為我請創作假。又一次被我拒絕。為不影響行政工作,為了圓文學夢,我主動要求退居二線,靜下心來進行創作。1988年《赫赫中州王》(吳佩孚上)出版,1991年《凄凄延慶樓》(曾錕)出版,1992年《蕭蕭華亭淚》(吳佩孚下)出版。全書近180多萬字!到2012年止4部書已先后4次印刷,累印20多萬冊。之后,又接二連三出版多部大書。今天,我可以毫無愧疚的說,我當之無愧步入文學殿堂。 白翎:你手下尚有已經脫稿的,寫白衣天使悲歡離合、興衰榮辱的《天使悲歌》 ;為圓丈夫夢,毅然辭職到大草原辦平民醫院的《尋夢谷》 ;面對民族危難,毅然走向革命道路的《梟匪》三部長篇待出版。對這三部書,你傾精神,注心血,決心把它修改好。我深深的為我們國家有你這樣筆耕不綴的作家而驕傲,在此,我也表達一下我的敬意,并預祝你在今后的日子里身體健康,創作出更精彩的佳作。 韓仲義:老牛自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上面的那些成績,我并不滿足。雖然我年事已高,但雄心不減。我還會創作下去。我也想用我的創作經歷告誡青年一代作家,在生活中,努力寫作,不怕艱辛,深入生活,才能創作出精品。 白翎: 采訪即將結束,我想說的是:韓仲義同志靠著持之以恒的艱辛努力大器晚成,不僅作品豐富,給我們帶來精神的食量,更為重要一點是,他這種堅持不懈、不怕艱辛的創作精神更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謝謝韓仲義同志感人的精彩分享,我是主持人白翎,下期訪談再見。